知道一条路是一回事,而实际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精益创业、MVP(最小可行性方案)、敏捷开发、产品驱动、用户体验等等这些词在各种场合都听到过大牛们的分享,也阅读过相关书籍。坦白说,拿来吹牛逼还是没问题的。但是真正到做的时候,就是两眼瞎,分不清重点。
通过标准化流程:“即在敏捷冲刺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用户故事(需求)把产品MVP开发出来上线测试并设定衡量指标。
这样做确实能最大限度保证产品的上线时间以及遇到问题如何调整,但是产品没有达到衡量指标又该如何优化呢?
我的第一反应是产品优化应该从用户体验的反馈来着手优化,从某一个需求点出发,解决用户的痛点。想了想,用户反馈说作业上传很难用!那这个星期我的冲刺任务之一就是:“作为$哥,我需要优化作业上传速度,以便于让家长上传作业时有更好的体验”。
紧接着之后又是一轮的标准化流程冲刺上线。咦,奇怪了,产品优化跟没优化之前衡量指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此时我跟小伙伴在进行产品沟通的时候,我的关注点一直是在技术细节以及怎么做上面。团队小伙伴就推荐了一本书给我,让我思考后在来讨论。其实现在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我自己的思考层级太低,无法从不同层面去看待产品”。
传统意义上,程序员最关注软件的两个方面:“它做什么”和“它怎么做”。程序员之所以会这样是有原因的:由于他们对于细节的热情,使得他们做好本职工作。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关注,意味着程序员更容易创建出来一个在技术上效率很高,却忽略了什么才是对用户而言最好的系统。
这是《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原书第2版)》上面的一段话,看到的时候感同身受,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而怎么调整,我们的顾问也给出了方法!
仅仅流程标准化是不够的,要画出自己的价值流程图
基于此我在回过头去看,重点不在于要怎么去优化某个功能,而是需要思考用户的每次操作是不是一开始就对了?之后才是针对某个功能的优化。
比如:用户在看到蜂窝文章并在微店购买课程后被邀请进群,并获得指引去关注蜂窝网络素养公众账号之后完成护照绑定才能进行网络素养测试以及课后作业的查看与提交。我们整个流程上的操作,背后是怎么应对的?有没有错误提示,哪些是用户不满意的,对用户来说是不是增加了无价值的操作。
通过这样的思考,很明显对于用户来说一个无价值操作就是每次上完直播课后还要进入公众账号查看这次的课后作业。而我们调整背后的应对逻辑,将家长的操作替换成由舰长在上完课后将作业分享在微信群的方式查看,这样的优化使得家长使用护照的兴趣明显提高。
所谓可用性的最终目标,都是寻找令产品更容易使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