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天天从平顺接了回来。
整整四天,上午到了妹妹家,天天还叫嚣着,我不回去,我要去小姨的学校上学,我要住在这里……
我说快拉倒吧!带你出去一趟,把你小姨快累死了,你还不放过她。
妹妹诉苦,俩孩子一言不合就动手,天天更是随时随地掉眼泪。方特里面人山人海,每晚一个项目都要排队两到三个小时,加上同去的还有其他两家,三四个孩子,以及三十多度的高温,整个过程下来简直是不堪回首。
相比他们的行程,我们就轻松许多。
因为爸爸要上班,就选择了一天的行程,而妈妈的腿疼,跋山涉水的地方就直接排除了。
我爸喜欢人文建筑,虽然他一辈子面朝黄土,可是心底深处蕴藉着很深的文化情怀。他喜欢的是诸如皇城相府乔家大院之类的地方,可是我妈只是朴实的农村妇女,朝代变革名人轶事她一概不感兴趣。
结合了海涛同学的推荐路线,以及百度搜索,还综合了一位出租车司机的意见,我们选择了常家庄园。
右下角拍照的双手就是我爸,他老人节用新学会的技术,记录着自己的游览。
常家庄园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开阔,停车场就在门口,不需要走很远的路。买票的人也是排队,门口不停的有人进出,可是走在里面,丝毫不觉拥挤。
之前去乔家大院,那真是摩肩擦踵,导游不知道给谁讲,很多地方也看不清楚。
庄园内各家的院子,都有不同的图案雕刻在墙上,虽古朴,却不失生动。
我们参观了开放的几个庭院,做官的与经商的各有不同。我特别敬佩的是古人的建筑智慧,一条街上好几家的院子,从外面看是各自独立的,可是关上门,各家各户都留有相通的小门,可以自由往来,互通消息。
我就想起《红楼梦》里面,薛宝钗家住在贾府的一个院子,留一个角门供进出,大抵就是这样的情形吧!
不能与大观园相比,这些屋子的背后也有一个园子,皇城相府那个小花园与之相比,就像我家门口的菜园子。
我们是从杏园进去的。杏花已然不见踪影,只有亭亭如盖的杏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杏园之内有杏坛,杏坛之上有孔子像,我想,这是靠着经商发达的常家,对学问的一种向往和寄托吧!士农工商,再怎么家财万贯,也需要科举出仕,来让家族延续的更长久吧!
杏园是静园的一部分,据说还有宜园,我没注意。吸引我的是期中的溪水和池塘。行走在岸边,能感受到其屈曲自然,我边走边看边回想《苏州园林》池沼配合那一部分,感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旁边的秦同学说,这个园子肯定是请大家设计的,你看高的地方是山,低的地方做塘,多么自然。
我笑着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这是设计师胸中有丘壑,因地制宜,仿若天成。
爸爸一直想去皇城相府,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没去成。我跟他说,皇城相府大约是这里面两三个院子大,院子里一个小花园,还不及静园的十分之一。
我爸很不解,这姓常一家不过是做生意的,做官最高二品。陈庭敬是宰相之位,皇城相府还是皇帝下令修建,怎么还不如这里呢?
我想起常家的官职表,差不多两米的条幅,一个商人之家,有那么多人做官,他家的生意能不好吗?他家生意好了,财源滚滚来,做官的手里岂不宽裕?他们宽裕了,官场上自然更吃得开了。如此循环往复,人丁兴旺,家财万贯,修个房子修个园子的,自然不在话下。
至于皇城相府,皇帝下旨,管家出钱,地方修建,这一切就不一样了。首先钱是有数的,其次,就算是为了讨好宰相,也不能越过皇权吧。其实还是陈家没钱。
这个关系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非常好的显示。主人公他爹做官,他堂伯做生意,每年成车给她家拉银子,为啥?她爹做官工资开销大,需要疏通地方多。后来,她们姐妹给朝中官员,那么她大伯的生意还会难做吗?
常家庄园为何如此开阔?皇城相府看上去就......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