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订阅专栏里提到苏格拉底的故事很有启发,苏格拉底的学生到神庙里求得真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自个儿的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得知消息后并没有立即相信,按照他喜欢质疑的习惯开始了追寻,在与当时的大师们一一沟通之后,苏格拉底发现,每个大师都认为自己很是聪明,唯独自己并没这么觉得,恍然间他老人家明白,
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是被神认为聪明的理由。
罗胖说一定要警惕存量,因为那些过去的经验看上去会对未来的生活有很大帮助,但另一面的现实是,这种存量会在无形中构筑起高墙和壁垒,将自己挡在更高一级的门外。
于是,拥有知识多少在现代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因为如果仅仅从书本得来的那点墨水,也吓不住所有人特别是那些智慧者,现代知识爆炸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那些把书读通的人,他们能从任何一门学科、一个小小的事件中汲取到营养元素,为自己所用。
例如六神磊磊,就是能从金庸作品中读出个春夏秋冬。例如和菜头,随便的生活小事思考在微信里都会引发议论,他们两个的文字一个通俗,一个典雅,但背后,都有其独立性的成分。
显然,要提升自己,需要先明确自己的无知,
陷入我们困境中的,表明上是无知,但实际上很可能是自己的知识,以及因此而成的固有观念和习惯。
所以,需要做一件事情,把自己清空。
要把自己清空,就需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自我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和逻辑,日常生活中,不思考胡乱做的事情多了,往往陷在泥沼中而不自知,首先要做的就是记录,客观记录自己一些语言、行为、重要关头的思考和判断的经过,以每天为中心,记录下来。
这儿需要宕开一笔提及人们对于日记的恐惧。
老祖宗早就提到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而要反思自身,一是需要留下些时间,一是需要留下些空间,更重要的是借助些工具,从古至今,文字是最佳的思考工具之一,也正因此,曾国藩坚持每天焚香打坐,反思言行,王阳明龙场悟道,亦是将自己囚于无人处深思熟虑。但是现有的教学中,老师则把日记的功能泛化为每天的练笔,这一根本性转变改变了日记的命运,让他坠入了很多人不喜欢的深渊。
在如实记录中,便让人形成客观的立场,这对于思考者很重要,当以局外人、客观者的视野看待当天自己的所作所为,便能够当成案例去追问一些为什么,一点点观察了解自己言行判断推理上的习惯和问题。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本能。跳出圈子,观察自我,是清空自己的必然选项。
世界很大,表象纷纭,但关于思考和认知,我总觉得有那么一些本质性相同的东西。而那些智慧的人,就在于能够拨云见日,从现象中抽离出来,摆脱个人视角和职业认知的藩篱,来看待周围的人,周围的事。
深入来看,这是一组协调中的矛盾,你必须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存量,逐渐抵达水草丰美的知识源头,另一方面,又需要时刻警惕自己的存量,小心自己被陷在认知的壁垒,求知丰富和突破个人的矛盾纠缠在一起,构成我们认知的螺旋上升之线。
文末之际,抛出个故事,也许值得我们思考。
一大学研究所里,众学子都在深入研究稀有元素用于动物身上,能够有效提升其组织结构中的稀有元素含量,是前景很明朗的行业。
某天看门的老头子找到其中一个人员,说能不能弄点这个试剂,青年很是不解,问,你要那个干啥。
老人说:既然动物吃了补微量元素,然后再让人吃动物的肉,哪有我们直接喝下去效果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