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提前跟孩子们说好,语文优化没订正完的明天自带午餐,中午留下来订正。
这不,今天一到班级,孩子们以‘12分热情’,拿着优化向我涌来。一次不行再继续。上午原本两节课,一节课讲评试卷,利用一节课让他们订正。一个个都争先恐后要插队上来,。话说,平时要有这么认真就不用临时抱佛脚了。
终于等到放学的时候只剩6-7个没订正好,他们到也自觉,留下来订正,没一会三个订正好回家,就剩三个不爱读书的。一本优化不光很多没做,字也是非常潦草。有一个在给奶奶打电话说中午不回去,有一个家长还在下面等,有一个是还得让家长自己来接。最终我决定让他们一人带一本优化回去订正。他们一个个顿时松了口气。
在回去的路上,我和一个家长碰面了,和她交流了一下。孩子两次模拟考试都10几,20分,加上字潦草,在以后考试还是比较吃亏。建议家长给他买下字帖坚持每天练习,会有所改善。家长回答我最多的是:“老师,你以后尽管每天给他留,中午不用让他回去。我家孩子就是不爱学习,补习班也送去了,就是不会学习,我也是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啊?”对我说完,又接着对孩子说:“每天让你认真读书你不认真,看你以后怎么办,再不认真……”
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老师,更需要父母。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希望孩子是什么样的,自己就要是什么样的。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其实道理我们都懂,可真正能做到的家长少知又少。
我曾经在以前的班级做过一个调查: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什么?
孩子们回答如下:
1.父母少玩手机多陪陪我。
2.少动不动就打我,批评我。考不好就撕卷子。
3.多些时间陪我玩。
4.别老冤枉我,不能光疼弟弟妹妹,不疼我。
……
说完孩子们一个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心里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反观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正如孩子所说的,一个个把时间就给了手机,留给了其他,哪怕十分钟,都不愿留给自己的孩子。总在给自己找理由:我很忙,我也不会……而对孩子的要求:你必须学习,你必须看书,你必须考好,不然就……
命令,威胁的语气,我们总以我们是大人的角色要求孩子们,却从不要求自己。
审视自己,是不是也做个这样的要求与命令。从今天开始,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努力让自己成为信任孩子,也被孩子信任的母亲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