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个世界级的思想家,儒学几千年来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是圣人孔子却不是天生自带光环,他的出生疑似私生子,他的仕途坎坷艰难,他被各种人围堵,他的理想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找不到归宿……读《史记》,看褪去圣人光环的孔子如何从重重困境中突围。
本文我们从《史记》出发,读孔子的身世之困以及他的突围之道。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yú)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孔子世家》开篇这一段像一般传记那样介绍孔子的祖先,父母以及名字由来。大家注意:西周时姓氏分离,孔子的“孔”是其氏,而他的姓是“子”,西汉时姓氏经常混为一谈,到了现代不再谈论“氏”了,所以我们就按照现代的习惯来说。他的父亲叔梁纥,“叔”是表示排行,“梁”是字,“纥”是名。这部分知识好风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
这段文字中“野合”这个词后世有很多争议。“野合”,一种解释是说男女未经婚嫁在一起,按照这种理解孔子就是私生子。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野合是低于正当礼仪的婚配或者不合礼制的婚姻。周人用上层通婚的方式超越部族的地缘阻隔,建立和维系起一个有相似文化认同的中原统治阶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人被完全无视,他们被认为不需要文化,也不需要改变命运,只要世世代代为上层贵族“劳力”就足够了。这是典型的身份世袭制度,当时几乎没有社会流动。
孔氏家族,是早年间从宋国一位国君之子繁衍出来的,接连好几代在宋国掌大权。在孔子出生前一百六十年,宋国发生了一场内战,孔家族长被杀,子女逃亡,其中一位辗转到鲁国安了家。春秋时候贵族身份是国际性的,到哪国都承认,所以孔家在鲁国也还是有点地位的小贵族,只是人丁一直不兴旺,政治上也没太大建树,到他的父亲这一辈,已经有点没落了,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依然是贵族。
孔子的母亲颜氏女,据《孔子家语》记载名字叫“征在”,她是典型的下层人民。叔梁纥跨越阶级娶了颜征在,他们之间不仅地位悬殊,而且年龄悬殊。当时叔梁纥已经六十多岁,有九个女儿,还有一个妾生的跛足的儿子,取名孟皮。
兄弟排行孟(伯)、仲、叔、季,孟是妾生的老大,皮源于“跛”这个字,显然老大并不合叔梁纥的心意,所以叔梁纥娶了颜征在想继续繁衍子嗣。而颜征在当时也就十六七岁,她可能是嫁过去给叔梁纥做了妾的,因为他们为了生男孩,很隆重地去尼丘山祈祷,这才有了孔子以及他的名字。所以孔子也可能是妾生的孩子。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於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从《史记》中的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孔子刚刚出生他的父亲便去世了,是母亲把他一手带大,从文字中可以看出来,母亲显然并不在孔家生活,所以当孔子因为不知道父亲的墓地而问母亲时,母亲“讳之”,“讳”是不说,这极有可能是孔子的母亲并不知道他父亲埋葬的地方,因为无论是非婚在一起还是被纳妾,颜征在可能都没有资格参与叔梁纥的葬礼。
孔子十四五岁时,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个时候孔子希望父母合葬,于是把母亲的灵柩临时停靠路边,“五父之衢”就是当时曲阜的街道名。他一定是向人打听父亲的埋葬地,最后一个入殓师的母亲告诉了他叔梁纥的坟墓在哪里,“輓父”就是替人收尸出殡、挖坑掘墓的“入殓师”,经过一番周折孔子父母得以在防山合葬。
孔子父母合葬其实也意味着孔子正式回归孔家,但是他的身世之痛并没有因为他回归孔家而有所缓减。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这是孔子回归孔家后《史记》记载的一件事情。“要”,通“腰”;“绖”,白布带,就是孔子腰上缠着白布带,可能是守孝期间去参加季氏的宴会。季氏是什么人?春秋时期,鲁国掌权的有三家大贵族,是一百多年前鲁桓公的三个儿子传承下来的。按照第一代人的长幼排行,依次是孟孙氏(也叫仲孙氏、孟氏)、叔孙氏、季孙氏(也叫季氏)。因为都出自鲁桓公,又合称“三桓”家族。
当时“三桓”家族把持鲁国大政,国君的权力被架空,这三家又以季氏的权力为最大,季氏为了笼络人心要犒劳士人,孔子就前往了。“士”是一个什么样的阶层?孔子是士吗?
士是春秋时期最低级的世袭贵族。前面我们交代,孔家是小贵族,回归孔家的孔子也已经加入了士的行列。但是阳虎却斥责他说:“季氏犒劳士人,又不是犒劳你。”孔子因此就退出了。没有争辩,只是一个“退”字写尽了孔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委屈,他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没理由的呵斥和责难,这一次阳虎的无端指责还给孔子留下心理阴影,《论衡·物势》中记载:“孔子畏阳虎,却行流汗。”
读着这段文字,隔着几千年的时空,我仿佛看到一个踽踽独行的背影,他年轻的生命行走得那么艰难,他九尺高的身躯在屈辱中弯曲。但是他是孔子,他通过学习突出身世之困,得到世人的认可。
孔子晚年回顾自己一生时感慨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正是孔子回到孔家的时间,成为一个小贵族的孔子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孔子。
孔子能够学有所成的一个客观条件是当时鲁国的文化氛围好。鲁国原本是周公封地,周公旦是西周的开创者之一,在周朝的地位特殊。鲁国在各诸侯国里就很有特色,据说它继承了周公开创的制度和文化,有些本来只有周王室才能有的文献书籍、歌舞礼仪,鲁国国君也可以有一份,这是其他诸侯国比不了的。《史记》记载晋国的一个高官韩宣子到鲁国访问,参观了鲁国官方的藏书典籍,感叹说:“周礼尽在鲁矣!”在这种大环境下孔子养成了好学的品质。
孔子求知欲很强,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论语·乡党》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太庙是鲁国国君的宗庙,里面每一样东西在孔子看来都是新鲜的,以前没见过,所以都想问个究竟。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史记》中也记载了一些关于孔子学习的事例,比如“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等。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孔子逐渐得到当时贵族的认可。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的一件事情对于孔子来说意义非凡。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年十七”是《史记》原文,但专家们多方考证这个年龄应该有误,孟懿子向孔子学习时,孔子应该是34岁。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兄弟俩,就是前文提到的“三桓”家族中的老大孟氏家族的孩子,其中孟懿子还是家族的继承者。孟釐子,还有版本是“孟僖子”,作为孟氏家族的当权者,在自己病危时让他的两个儿子去向孔子学习,并且说孔子出身高贵,“年少好礼”。
孔子招收了这两个重量级的学生,意味着他的学识被当时的贵族所认可,他已经成功走出了身世的阴影。
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
这也是《史记》中的一段话,孔子招收的学生南宫敬叔按照当时贵族的习惯,要通过游历来增长见识,他向当时的鲁国国君请求带着孔子一起去,鲁国国君给了他们车、马、仆人,让他们到周王室问礼。因为学生的关系,老师孔子得以周游列国,并去当时的周王朝学习礼。这也为后来孔子广收门徒奠定了基础。
从私生子到一代尊师,孔子通过学习完成了人生的转折,而我们当下的一些人,面对挫折和磨难时,很快就被打败了,把自己的人生越走越窄,我们应该从《史记》这样的经典中汲取力量,从孔子这样的先贤身上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让经典和先哲的光芒照亮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