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阅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P319-331
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有一个观点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中小学教材不可能做到完全严谨,但要"混而不错"。
这个愿望很美好,但在现实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要做到混而不错,需要编者、需要教师有比较深厚的数学认知,数学理解力。
可以说,张奠宙老师对数学的本质感知是比较全面的,对于数学知识的呈现也是比较严谨的。他能看到一些表面看似正确,背后却有逻辑性错误的点。
比如说"找规律"。9个图形按红黄排列,按我们一般的想法,第10个就应该是黄。在张老师的思维里,这边的"应"要改为"会"。因为这不是唯一的答案。因为这边的规律,除了两个一组,还可以9个一组。如果是9个一组,那第10个就应该是红。这样一说,是不是觉得特别有道理?
"重复三次就算规律吗?"这里的讨论张老师举的一个例子就更为形象生动了:
"难道一个母亲连续生了三个儿子就成了规律,他永远只生儿子了?"
如果有人跟你说这个结论,你是不是马上把它当成笑话呢?数学的严谨性就是和这种不严密的数学方法唱反调的。所以我们才特别强调,要混而不错。
当然,找规律这种不完全归纳法,在小学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不完全归纳,就会少一点严谨性。
回到开头的问题,孩子基本上都只会找到两个为一组的这种规律。9个为一组的规律,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思维可能还不到那个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规律教成唯一性。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站在更高一阶层的思维。我们要看到这个问题可能存在的开放性。
看到了这种可能性,我们就不容易把数学知识教死,教错。就不会出现谎言重复三遍就成真理,一个母亲连续生三个儿子就成规律的悖论。
小学数学知识总体来说并不难,但真正要教好,要教正确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认同,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需要有连续不断的水源做支撑。
了解更高阶的数学知识,探究数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并不是为了把这些更高深的数学知识、技能教给小学生。而是为了尽量做到混而不错,为了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基础而不是设障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