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有俩子一女,本该好好享受天伦之乐的晚年,无奈地成了空中飞人:大儿子在家乡县城,二儿子在东莞,女儿在南京,组成了一个钝角三角形。
姨妈也是可怜人,守了20多年活寡。浪荡的姨父,与外面的女人勾勾搭搭,几乎不着家。那个年代是不流行离婚的,好啊歹啊,大家凑合着过吧。好在还有公婆和邻里的帮衬,3个孩子就这么拉扯大了。家里缺了顶梁柱,日子很不好过。表姐回忆说,那时能见着父亲,一般是兄妹找去要学费的时候。心里恨啊,可更知道能多要一分,母亲就少操心一分。
姨妈又是打零工又是忙活地里,表姐开水烫了小腿,也是晚上才晓得。小腿的烫伤就这么缠了一辈子。后来表姐又在高中军训时扭伤了,挺严重的,她怕姨妈担心也为了省钱,硬撑着没跟家里讲。月假回家时,已不幸落下了有点跛足的毛病。姨妈大哭着骂表姐,为什么要这么懂事啊,该懂事的不应该是你啊。生活还要继续,伤痛也没有难倒表姐,沉着乐观成了她性格的主旋律。
大表哥早早的辍学了,在附近矿厂做小工,也帮着姨妈分担些琐事。各自成家后,因为大嫂的霸道,兄妹间偶尔闹矛盾,姨妈总说,你们大哥读书没你们多,没你们有能耐,但他以前攒零花钱给你们,帮我忙活地里,还记得吧。听到这里大家就安静了。
寒门子弟,要想出人头地,只有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二表哥自信地把分数估高了,没被录取。姨妈说,复读一年吧,明年再来。二表哥还是放弃了,把机会留给了只小他一岁的表姐。那时还不流行助学贷款,家里确实很难供出两个大学生。抱着憧憬,表哥居然去了北大做保安,开始了他曲线救国之路。在浓烈的人文环境里,边工作边奋发自学,靠着狠劲儿自考过了大专、本科,还顺便承包了表姐的大学学费。姨妈提起老二,也是笑得满脸褶子。
表姐是幸运的,挤过了独木桥,那天估计是姨妈最开心的时候了。不是开心家里出了个大学生,而是开心表姐后半辈子终于有了保障。表姐的跛足和烫伤是她的心病,她怕没有好工作傍身的表姐,以后只能配个普通人甚至农民,会受欺负,现在忧虑终于没了。表姐半工半读,很沉得住气地完成了本硕连读,表现优异的她校招时就被聘为南京海院的讲师。从此,表姐成了我头顶的一座大山,老妈给我树立的活榜样,嗨。
二表哥,后来去了东莞,十年如一日的跟着企业同发展。在买房还有十来万的缺口时,体恤的老板大笔一挥,将后面几年的年终奖提前发了。能全款买房,又成了姨妈的谈资。大家纷纷贺道,就等着享儿女福吧。姨妈到东莞,多半时候就像个观光客。平时周末就周边走走,有假期了就远点逛逛。表哥也是有孝心,想让姨妈多放松下、好好享受生活,姨妈却总嚷嚷别费钱。在姨妈眼里,粤菜死贵不说还淡得没味儿,都比不上一碗咸菜下饭。跑那么远去玩,又花钱又担心儿子开车累。表哥总说,操心那么多干什么,趁现在能吃能喝、能走能跳,就要多走走,多尝下新鲜东西。姨妈再唠叨,表哥就推出他们的宝贝女儿婷婷。婷婷三岁前是奶奶带大的,虽然后来回到父母身边上学不常见了,可姨妈还是疼得要紧,几乎是有求必应。每次表哥提出要接姨妈过去小住。姨妈若稍有犹豫,婷婷脆生生一句,奶奶,我想你了。姨妈就立马投降了。
表姐的感情没有她的学业那样顺利。恋爱7年的男友劈腿了,当初那个欣赏她的坚强的人,还是娶了一个健全性感的女子。寻寻觅觅,终于在29岁遇见了现在的姐夫。两人很是般配,同是研究生校友也算同专业,只不过一个从事理论教学,一个在船公司做管理。前半生的苦难,成就了表姐后半生的幸福:铁饭碗、良人、单位房,儿子。
我刚毕业时,还去南京叨扰过他们一段时间。那时表姐刚生产完,姨妈在细心照顾她坐月子。闲话家常的随意,让表姐感叹,母亲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这里的家,我想是熟悉的家乡故土吧。姨妈也说在表姐那里是最自在的,女儿会撒娇、也会责怪你,更会照顾母亲的感受,不会把你当老妈子,也不会客气得像个外人。可惜不到两个月,姨妈就被大表嫂喊回去了。
我的家乡自古就有大兴炉冶的盛名。可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千禧年后,相关政策出台,要取缔那些小作坊式的炼矿厂,大表哥就离开了家里,去了县城,自己也慢慢捣鼓点小买卖。说起大表嫂了,那才厉害,她以前是开服装店的,精明会算计。那个口才,连做老师的表姐都甘拜下风。
每次姨妈去南京或东莞,刚落脚几天,大表嫂就会找各种理由喊她回来。表姐也是气盛的人,会怼她几句。大表嫂就抢白,你们都一个孩子,我有两个,妈要不帮我看孩子,光靠你哥一个人赚钱,我们家就喝西北风了。这时姨妈就会劝表姐,待几天就可以了,看你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你大哥大嫂不容易,你侄儿早产,又是住保温箱又是去武汉抢救,听你嫂子说都花了七八万,这该赚多久啊。我回去了看着孩子,他们小两口才能专心赚钱。
二表嫂算是性格温软的了,常年在外也感激姨妈帮忙带了三年婷婷,想留姨妈多玩几天。大表嫂就酸酸的说,你们离得这么远,以后妈真有什么事情,还不是我们养老送终,灵前尽孝。这个时候多帮下我们,应该的。把二表嫂气得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中秋前夕,看到表姐晒海滩照。问道,去哪儿潇洒了?
表姐说在大连学习,顺便带儿子和老妈来逛逛。
我很是羡慕,一边工作一边游玩。
可表姐叹气,回去后就要送姨妈回湖北了。
怎么不多陪下呢?
我也想啊,可刚接我妈出来,我嫂子就嚷着家里需要她。好像是她一个人的妈一样。跟她讲道理是白扯。说多了,我妈还要我让着点,她总觉得大哥经济稍微差点,她就该多帮衬些。
这时姨妈凑过来讲,你大哥刚买了房,二手的、六楼、没有电梯。他总算有自己的房了,可要是钱多点,也不会委屈买个二手、没有电梯的啊。他不像你姐和二哥,铁饭碗收入稳定。他又是还贷、又是养娃顾着家里,压力大啊……
嗨,姨妈总有操不完的心,替过得好的高兴,又为了不如意的那个担心。60多岁了,还想着发挥余热,去照亮孩子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