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女主嫁给一个没耐心的男主,只要犯下一些错,男的脾气就上来,用一些伤害人的语言直说,“为什么你那么笨?”,“我为什么会娶到那么差劲的老婆? ”。
昨晚,我发了一篇文,内容是,“走好选的路,而非,选好走的路,把自己选择的路走完整。”
处于决定离婚边缘的女主,看完了,陷入纠结。来问问我,如果是我遇到她这样的生活,我会怎么做?
我也没多说什么,我知道,如果我长篇大论讲道理,她也只会觉得我不够了解她的感受,容易陷入辩论,就发了一个简单回复,让她直接转发给老公。
也许是夜了,累了,她没力气想太多,就直接转发。
今早,她告诉我,神奇了,丈夫态度立刻转变,很高兴。
也许她实在没想到,有时候就说对了,一则短信,也能扭转乾坤。同时,也察觉到原来过去自己过于强硬表达自己的感受,陷入一种“全世界都不了解我”,“全世界只觉得是我的错”,这种认知思维去说话,一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
换来的,只有丈夫觉得自己“没心悔改,无理取闹,看不见自己错误”的争执反应。
我不觉得,丈夫这样是对的。
实际上,我只是想,她丈夫没她幸运,有人教他应该怎么正确的说话,他没遇到这个贵人。但是,这名太太有,她能遇到有人教她,也有机会。
改变,也能从一个人开始。
我常常跟学生说,很多人以为,命运中错的都是跟道德有关,罪与罚的因果论。
No No No,其实,我们最错的事,是我们不够了解人性。我们并不知道,面对不同类型的人事物,用的对待是不同的。
就如,对于好强的孩子,激将法的刺激,侮辱几句,诱发逆反心态,逼他自我证明,非常有效。
不过,对于自卑软弱的孩子,你骂几句,他的信心就被你击碎,一蹶不振,做什么都觉得自己错。
哪里有一种标准,合适于一切的人事物呢?哪怕是产品的定价与等级,同样是要看我们的顾客群体是谁?
我指的,“不够了解人性”的错,也包括了后续的言辞,话术,方式去进行关系中的主导。
如,此例子,只需要示弱一下下,一则短信,就能把男主的愧疚心给诱导出来,知道是自己没耐心的错。这就是话术的“钥匙”。
这是一个很有学习价值的生活例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