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在生活中如何断舍离的文章,获得了很多的点赞和收藏。其实断舍离是一种态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育儿更是如此。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养娃过程中忙忙碌碌,做了很多原本不该自己做的事情,最后,让自己又累心又费神。生活中有些事情少就是多,不做胜过多做。建议0-6岁父母,多在以下三个方面减少体力和心力的投入。
第一、减少孩子玩具的购买和堆积
很多大人非常喜欢给孩子买玩具,生日买、过节买、奖励买、送礼买。。。造成家里玩具大量堆积。其实孩子常用玩具只有几样,很多玩具的利用几率很低。玩具太多会造成孩子选择困难,不珍惜轻易获得的东西。而且非常容易养成随地乱扔的习惯,最可怕的是,太多玩具的无序摆放可能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殊不知,生活处处皆玩具。在一个0~6岁儿童的眼中,锅碗瓢盆就是军乐团;梨桃瓜果皆是骑兵队;米面豆粮也可以作画,桌椅板凳更是高山低谷。聪明的父母利用好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既省钱省空间,还避免了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秩序感。
第二、减少对孩子行为上的过度帮助
常见的现象是,当有人问孩子你叫什么你几岁了,旁边的大人总是站出来代替回答;孩子3岁了还有人一口一口喂饭,因为怕吃不饱或弄脏衣服;4岁了还没有尝试过自己穿衣穿袜,因为动作拖拉半天穿不好;大人总会在孩子摔跤的前一秒把TA拽起来,导致很多孩子在学走路的过程中几乎没体验过摔跤。。。
生理上的自理和行为上的独立是儿童建立自尊和自信的前提。能先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照顾他人,从而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成人过度帮助的本质。就是认为孩子能力不行,很多人成年后不自信的根源就在于此。
第三、从情感上舍得与孩子分离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舍不得,而是父母不忍心。比如一个两岁半的孩子还在吃母乳,因为妈妈舍不得看到孩子断奶时的痛苦;比如刚上幼儿园时,孩子跟妈妈说我不想去幼儿园,妈妈一心软就安慰自己,不上也就不上了;再比如,孩子5、6岁了,还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因为妈妈担心,孩子一个人睡张床不适应,睡不好。
龙应台说,养育孩子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那些不想分离的父母,舍不得分离的父母,就是在给你的孩子铸造一座无形的牢笼。
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提倡做70分父母,就是说做父母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是为了孩子好,不为更是为了孩子好。在做完与孩子行为和情感上的断舍离之后,相信你会成为一名更轻松的父母,你的孩子也可以成为一名更独立自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