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我已经好几年没看到这么沉稳,苍翠的高山,连绵起伏。
之前所在城市自然也有山,大大小小的,布在城市里,给辛勤工作的年轻人以沉默的养护--新鲜的空气和松弛的选择。
城里的山是活泼而规范的,它们伫立在大大小小的公园里,被人们用树木,花草装扮着,山路是平坦的。
有时候突发奇想,去得远了,去到很大的森林公园里,山是那么挺阔,包容着渺小的人类。走一圈,大多能遇到往山谷去的栈道,清流潺潺,最能解暑。有能力的话,顺着台阶攀到山顶,心旷神怡,且腿痛。
今天看到的山,是城市外的山,是山村里的山。它的绵延长度比不上盛名在外的太行山,喜马拉雅山,甚至如果按照高度和广度比较,它们也得不了太高的分数。
但,它是那样的静。
听说这里暴雨下了三天,小河暴涨,一些矮小一些的灌木和草丛已经被淹没,鸭子和水牛已经不再往深处去嬉闹,只几只渔船还漂在那儿。
它站在那里,它们紧紧挨着,等雨停。也许是阻着这里的水冲到下游水田,也许是隔着外面大水进来这片水域。
我看着已经被水淹到脖颈处的小桥,冷汗直窜,此时正值傍晚,三四个孩子攀到警示栏然后挂在上面叽叽喳喳,真是欠揍啊。
摩托车往前走。
有一只渔船在河中心游荡着,细看有一个穿着白色雨衣的人张开一张网荡开了我的心神。
越过它以后,几头水牛悠哉路过,看肚子是撑的。
轰轰声惊起一群白野鸽,朋友骑车风太大听不到她讲话。后来才知道她说这些野鸽子原本是在觅食,被摩托车声惊到才飞起来的。平时很少看到这么多鸽子。
一个是她一周才从城里回来一次,二个是有时不走这条路,再者现在是农忙时候,水稻刚收完,田里有很多它们的食物。
我很好奇,这么多成群结队的,没人设陷阱它们吗?她表示好像没怎么见过村里人吃野鸽子,可能也有吧,她不知道。
车子把我带远了,我也往远了看:
是一望无垠的水稻田,就在那片山对面,水稻新割,每一片田里都是稻桩。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翻地养田的习惯,又或者等水干了把禾杆并这些稻桩子烧了当肥料。一片金色铺在远方,却不是麦浪,是阳光西沉前温暖的告别。
车子突然往拐一个路口,刚才走错分岔路了。于是看到刚才那轮红日的余晖,仿佛回程已经在半山腰了。
山前的水更静了,那几个小孩儿也回家了,山的绿更深了,那些裸露的石头好像由灰褐色变成褐绿色了。山下其实种着一排树,长得很独立了,大水没到腰间,看着还十分冷静的翠,这会儿山的影子已经完全盖住它们在水里的倒影,倒像安然在群山怀里了。
从前我是不大喜欢无故赞颂明月清风,高山苍松的文辞,纵然背下了也是有目的性的。人的情感太孤独,总要把自己那一丝情思剥离出去,最好不再沾染风尘,于是风也爱怜月也忧惆。
我今见青山,厚重而淡泊,我仍不能自私地寄情表达,虽然它未必不能再多承载一个普通人的情感,但我仍愿它在那里,守着它自己的天地便可。
后记——
我想到小时候爬过的岭,放牛去,雨后采蘑菇也去,清明过节是一群人去。山是和蔼的,它承接着每个农村孩子的童年,也不容易放出来蛇虫吓你,什么扫把草啊,野果树莓啊,柴火松针啊,好像还有野生的梧桐子,总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