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接触瑜伽的第八年。我当过学生,当过全职老师,兼职老师,私教老师。不得不说行业乱象,我也看在心里,感慨万千,如果你想接触瑜伽,我只愿你遇见一个好老师。
同时,这段时间我在准备私教教案,翻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当代光是理疗就分支出理疗,解剖等等,我不是医学生,看的很吃力。又分支出调整手法,筋膜链等等名词,一个老师活脱脱像个推拿师傅。
而在教学上,客户急,老板也急,恨不得一节课,任何身体异常都调整回来,马上要测数据拍照片作对比做广告,十节课似乎都要上天,马上整成正立位。可是,只要是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怎么可能呢?最古老的瑜伽士每天都在练习,何况我们这种普通人呢?身体条件非常好的人有几个?如果瑜伽是个金字塔,那么普罗大众大多都在塔底,尖头的人寥寥无几。
假设我们穷尽一辈子都爬不上去,那么坚持练习的意义的是什么?
如果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答案是:为了追寻内在的平衡。人,只有一直练习,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明白它到底需要什么,是后弯还是前屈?力量还是柔软?渐渐地,想去凹造型的欲望平息了,人变得敏感而宽容,之后只愿意做身体叫你做的练习,而不是大脑想的。
这种感触我走了八年。于是我抛弃了所有的解剖理疗手法,从某个时刻开始,我翻出最初的教材,只练习最基础的体式,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很简单,其实并不,感知能力的敏锐让我每次练习都有不同的感觉,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陷入瓶颈。
在业内的大师中,我最认同的还是李晓钟夫妻的理念,正所谓大道至简,最简单的反而是最有效的。如果有幸遇见我,希望你能够收到我所传达的。
在这个系列里,我会重点剖析几个体式,也是我每天都练习的:山立站姿,幻椅式,战士系列,三角式,桥式,肩倒立,平板式,下犬式等。从最根基的讲起,无论你是怎么样的练习者,希望都能够返璞归真,找到身体的觉知。
山立站姿
1、做这个体式为了什么?
为了有力的根基——双腿,为了延展的脊椎以及有空间的腰背和身体胸腹,为了端正自己的身姿,为了倒立的时候有个稳定的反式。
我一直在强调的是,你做一个体式的目的你得知道,你要从中获益的是什么你得清楚,这样才不会跑偏。
2、怎么做?
双腿有力向下,腿部肌肉向内向上收缩,肌肉犹如面团,发力的时候紧紧包裹着骨骼,只要双腿有力,膝盖绝对不会超伸,即使站的很直,你也只会感受到膝盖后侧的伸展而忘记膝盖。
臀腹部收紧,稳定骨盆,腰曲过大的人即使做到这样也是骨盆前倾,那么一定要强调腹股沟的空间展开以及臀肌向大腿后侧的走向,为什么要特地强调这一类型的身体?因为我接触的大部分女性,只要生过孩子,基本都是这个体态,所以领出来单讲。
脊柱中立,身体前后侧有空间。这句话即使是优秀的瑜伽士也得花上一段时间体会,什么叫做有空间?就是你能够体会到肌肉的展开并且包裹着脊椎。常见的错误是,人们为了站的挺直而过分挺胸收腹,体态上似乎是很直,但是后背的肌肉都在挤压没有空间,这就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长久之后就会腰酸背痛,而真正有空间的感觉是:后背肌肉自然伸展,均匀的向两侧延展,不断地扩宽拉长,让后背有空间,而脊椎在内里自然延展。
双肩打开,让肩头向左右两端拉伸开来并且向下,而不是过分挺胸,突出肋骨来代偿开肩。以上这句话是一个瑜伽馆里非常常见的错误,特别是一味强调挺胸收腹的新手老师犯的错误。每个人的肩膀都有个关节灵活度和空间在这里,你到达极限了却还要打开它,结果只能是代偿其他部位,形成习惯后,身体自然疼痛。
微收下巴,头颅摆正。事实上,只要你之前的根基找好了,颈部后侧,也就是斜方肌自然拉伸,你的头扬都扬不起来,目光绝对是平视前方,然后很多人没有这方面的觉知,所以老师上课还是得强调一下。
3、体式重要性?
山式是基础。是所有站立体式的母亲,当你在山式中体会越明显,其他的站立体式你也越敏感,你的感知能力大幅度提高,就是你蜕变的时刻。相反,只有越初级,越急躁的练习者才会轻视它,对它不屑一顾。
基础才是一切,希望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