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 阴 星期六
在《看钓鱼》一文中说过,我性急,不适合钓鱼。有朋友问我爱钓鱼不,我说鱼多就爱钓。我说的多,是指爱上钩的鱼多。水库里鱼多而且大,但通常不喜欢跟我这种性急的人互动,再多都没意思。
2月26日逛渔港,看了一会儿四川老乡钓鱼,鱼儿多到勾起了我的兴趣。当下就要去买钓具,想到在沙扒湾待不了多久,又想万一第二天不多了呢,忍住了。
老乡姓蒋,洪雅人,昨天又在那儿钓鱼。看了十来分钟,没动静,便不耐烦,且庆幸没有买钓具。刚准备回家,有鱼儿上钩了。停留片刻,但见鱼儿蜂拥而至,几秒钟便钓起来一条,感觉老蒋不是在钓鱼,他要做的就是不断把钓钩上的鱼放到桶里。见我在一旁呆看,老蒋便怂恿:钓嘛,买一根最便宜的钓竿,随便钓。说话间手一挑,又钓起来两条。如果我仍然无动于衷,就太对不起海里的鱼了。
渔具店就在附近,花三十三块钱把竿、线、钩搞定,兴冲冲钓起来。鱼儿真是多啊,还在调整浮子的高度,一拎钓线,上面已经挂了两条鱼。鱼小,说是鱼苗更准确,正是那种特别适合油炸了下酒的猫猫鱼。你还别说,我和老蒋之间,恰好蹲着一只猫,它在守竿待鱼。
又一次体会到时间过得太快。不到三点开始钓鱼,一眨眼,差点六点。注意力高度集中,没功夫胡思乱想,没时间喝水,当然也没觉得口渴,甚至没时间直一下腰,半天就这么过去了。
下一个节目,烹调自己钓到的鱼。
猫猫鱼宜油炸。油炸鱼入口酥脆,别名叫香酥鱼。打一个鸡蛋,放适量淀粉,没加任何调料,尤其是没有按老蒋的建议放花椒面或辣椒面,只放了一点点盐,滋啦滋啦的油锅里,香气腾空而起。第一批起锅后老伴先尝,连声赞叹曰:香!真香!香得很!
真的很香。是海鲜特有的鲜香。回味更香。
喝酒时已经可以胡思乱想了。
家乡有三条河,我家就在岸上住。河多鱼多,县城中码头一带,曾经排满了鱼肉案子,像卖猪肉一样卖鱼。数十斤重的大鲶鱼,一条就装满了一个大秧盆。中码头有一座浮桥,通往对面的乡下。我常在浮桥附近钓鱼。不用钓竿,握一根鱼线,钓钩是别针弯的,用蚯蚓做鱼饵。浮子顺水漂,最远不会超过三米,轻轻一提,便是一条银光闪闪的鲫鱼。钓鱼纯属好玩,拿回家要挨打,只能放生,让它们哪儿来哪儿去。特别想不通的是,三年困难时期饿成那样,为啥不吃鱼。困难之后,家里仍不大吃鱼,说费油。也许是儿时难得吃鱼,如今的我属于报复性消费,但凡有饭局,依着我,就是吃鱼。说来也怪,在家里做鱼,清蒸,从不放油,照样好吃。
中午还是香酥鱼下酒。鱼太香,多喝了半杯。
按惯例须午睡。毫无睡意,径直去了渔港。
继续钓鱼。
常言道:吃鱼没有钓鱼香。
斯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