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书籍信息:
主编:吴正裕 副主编:李捷 陈晋
2017.9第一版 定价:99元
主编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毛泽东研究组副组长,从事毛泽东诗词研究多年,在判断一些是否为原作者所书的作品时是有发言权的(我相信他在解释作品含义、定义作品真伪方面是权威)。尽管我是第一次阅读主编的作品(查了一下,《毛选》他也有参与那就不是第一次了。)但还是从中能够感受到主编对毛诗词的喜爱和研究的专业。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读到更多他参与的有关主席的作品。
内容简介与总结:
首先,在评价该作品前,笔者需要说一句,笔者对诗词作者有敬仰之情、崇敬之情,所以判断是非常主观和个人的。笔者认为该诗词集所展现的就是主席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是对个人前途命运的艺术创作,更是对党、国家、民族的艺术创造。他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激励着我们不惧艰险,甘于奉献,勇毅前行。他对时政的辛辣点评,对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有着远超时人的高远眼光和广阔胸怀。同时他也重新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这些在这部诗词集中有充分的展示,读了它就好像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能够让我们一窥世界伟人的光辉和风采。因此这部也绝对值得读了再读,反复品咂。同时笔者也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他的生平,欣赏他的作品,走他走的路。
增订本中结构合理,难度适宜(偏字难句都有注音注释),每首诗词有正文、注释、考辨、赏析部分,甚至在几首有较大真伪争议时还有考证部分。在作者和、仿他人的诗时,还把原诗也写了出来(对原诗也有注释,很贴心)。最让我满意的是考辨部分和赏析部分(也是能够看出编写水平的一部分),编者在考辨部分仔细而详实的记录了一首诗句在创作过程中的反复斟酌和因年代久远记录时的各种误差,诗词的创作时间的考辨和诗句中某个字的反复修改,能够感受到作者和编者对诗句的用心良苦。而赏析部分则是鉴赏本的精髓所在,虽然我不认识这些写文章的大家们,但在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对诗词意境的准确把握和用词的精妙表达,使我这个诗词的门外汉也能理解作者深邃的思想进阶,由表及里的深刻内涵,也带领笔者领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加了文化水平也充实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全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照片部分,有主席青年到晚年各个时期的照片(绝大部分在各种媒体上已经见过了),还有主席所写的诗词、书信的手迹影印(有一些是折页存放的,我觉得很珍贵)。
第二部分为全本的正编部分,是经过作者自己精心挑选、仔细斟酌、多方求证后在作者生前就已经发表过的作品,其中有许多为笔者学生时期就接触、背诵过的诗词,相比其他部分的作品,这部分确实也是在社会上流传甚广、文学水平突出的。如《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而且笔者也发现有许多当今仍在流行的俗语也是诗句的一部份,这在阅读中给笔者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也更加地了解了作者在当时历史环境中的所思所想。借助赏析部分的帮助,体会作者的心情,理解作者的想法,思考作者所思考的思维,乐趣所在,实在是不为外人所道也。
第三部分为全本的副编部分,就是作者在生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来得急发表的诗词作品,在文学上可能相比正编稍差一些,但由于作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中体现出来的豪放的气质,深邃的思想却也不差正编分毫。特别是给同志朋友们的诗句中感情丰富而真诚,值得细细品味。《虞美人·枕上》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之情尤其让人记忆深刻,也让人能更加体会出作者有血有肉的形象。
第四部分为全本的附录部分,此部分作品来源于作者身边人的抄录和回忆,而且都是一些杂言韵语(不符合是毛主席自己说的,他曾经说过:诗要精炼、含蓄,要有诗意),而这部分都是作者率性而作,主要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诗意稍差一些。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几首《七律·读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对当时国际局势的辛辣讽刺跃然纸上,读起来酣畅淋漓,几十年后依旧画面感满满。
最后一点点篇幅就是一些主席在诗词斟酌时征求他人意见的信件,可以看出他言语诚恳,态度和蔼,一个求知欲满满的形象树立的更加牢固。
看完这本感慨颇多,也衷心感谢编者的良苦用心,今后也一定多读多思考,毕竟常看常新也是当初买书的目的之一。最后预祝编者完好,谢谢他的辛勤付出!!!
ps:
此书在2021年7月份就买了,当时也是心血来潮花了80左右买的,觉得该读一读伟人的诗句了,没白买。零零散散看了一年时间,才终于因为疫情原因(我谢谢它)隔离在家一个月,才读完了这600余也的著作。封面背后的《沁园春·雪》在我多次摩擦下已经黯然褪色。
这本书太厚了(优点也是缺点有一点精装的感觉),我觉得唯一的不足就是应该在给一本副本,发一个小册子,里面确实诗词别的啥也没有,供我们方便携带,随时翻阅,这样就好了,要不然还得买其他的,不还是得花钱嘛。
曾经分享给朋友过,也独自背诵过里面自认为有趣的部分,今后也要时常翻阅,不可束之高阁就万事大吉,毕竟常看常新。
此文为第一次上传(于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