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叔本华认为决定人的命运有三个因素(三分法):①人自身(健康、外貌、智力)②身外之物(财产和其他占有物)③他人对自己的主观意识(名誉、地位、名声)
据此,叔本华认为:
①幸福存在于人自身之内,内在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幸福程度②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精神内在放在首位
③精神生活超拔于世俗生活
苏格拉底说:“(雅典集市)我不需要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以上②③均可以被他人强行剥夺但①长久保持。即“自身的价值是绝对的”抱怨天生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由上帝选择、自然决定、偶然发生。“只有威力无比的时间才可以行使这种权力”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第一个性,作者告诫我们
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那可是我们生活的暗礁。
这便是谦卑和低调的理由。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
痛苦是焦虑,无聊是厌倦。
作者说过人生有两重对立:生活艰辛→痛苦
生活安定→无聊
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
我们要折中守成,即:要在没内在自我中寻求意义。“自身拥有越丰富,对身外之物需求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