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频繁更新朋友圈了?
疫情期间被束缚在家里,娱乐工具基本就只有手机和电脑,本以为闲下来的大家,会用平时被其它活动填满的空余时间来发动态或者与朋友聊天,但是并没有。之前微博上有一个热搜是“这么闲也没人找你聊天”,不知道戳痛了多少人的心。都说人生是一场孤独的修行,跋山涉水之后再回首,当初陪你披荆斩棘的人,都已然消失在半路。
有多少曾经在一起就会淹没在欢声笑语中的人,都渐渐在记忆里褪色,列表里好友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能让你卸下人情的武装敞开心来倾诉的,却一个,都没有。
是的,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你感觉自己仿佛一直站在人群的边缘,“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你不也是对着手机屏幕盯了好久也没有点开一个头像吗?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别人没有靠近,而是你没有为他们留一扇可以走进你世界的门,你不愿意找人聊天,不也是因为没有不了解所以无话可说吗?
成长啊,就是这样,小时候我们不懂害怕,不知收敛,在我们经历的空白期,我们可以坦然地与朋友谈天说地。当我们的过往被一点点填满,就会渐渐学会隐藏与伪装,走得越远,收获友情就越难,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怕伤害别人,也怕自己受伤。
“你不愿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敏感,是大多数青春的标签。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小心的动作,可能都会让你直呼“扎心了老铁”。但其实,那些瞬间的背后,并没有我们胡思乱想后的意思,可必须承认,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办法活得很通透。“道理我都懂,但局内人和观众的立场有不同,这必须得承认啊。”是的,这些旁观者总结出来的经验,只能作为我们安慰自己的方法,而当我们回味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也成为了旁观者的一员,那时才能够客观地分析得失,然而要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保护色,需要时间和历练。
分享,是要有听众的。
懂的人,才能做听众。
我有一个朋友小茶,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性格开朗,落落大方。她曾经跟我说自己很抵触朋友圈设置时间权限的行为,既然拥有不想被人发现的秘密,那为什么要把它发在共享空间里呢?隐藏住的东西,当初发布的时候也已经被看过了,再设限不就是掩耳盗铃吗?在她看来,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她的朋友圈,从第一条开始就全部可见。 翻开她的朋友圈,就像进入了一个沙雕空间,充斥着中二风,更新的频率也基本是一天一条。开始的时候,我会给她点赞评论,她也会一条一条的回复,像在朋友圈开了一个聊天窗口。慢慢地,我因为不想回复而只点赞,而小茶的动态,也越来越少......直到最近,我发现我看不到她的朋友圈了——她将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
我听见了她被打脸的声音,觉得有趣,就去调侃了她一下。没想到,她很认真地告诉我,她觉得,没人关注的自己,就像马戏团的小丑一样,哗众取宠。
“我想让过去,就留在过去。”
这句话从她口中说出,我真的很震惊。震惊过后,是由内至外的沉默。
是谁,给我们的生活安上了静音键?
不再苛求,不再炫耀,悲喜,都自己消化。
年轻的时候,会因为一个人的突然离开而心痛大哭,会为了见一个人独自坐上长途客车,会用所有的有关来拉近彼此的距离,会开始相信星座相信缘分,会害怕失去而拼命掩饰又无怨无悔地等待。喜欢一个人,会像一只鹦鹉对他喋喋不休,而他哪怕给你一个符号,都够你开心很久。但热情,也会燃尽,我们终于学会了不再打扰,学会了关掉所有的喧嚣,学会了不发出声音的流泪,学会了不再轻易坦露情绪,不再相信,不再主动。让自己,躲在笑容的背后,能不开口,就不开口。
这样,似乎真的除去了很多麻烦。
陈奕迅有首歌叫《喜欢一个人》,点赞第一的评论是,“年轻的时候喜欢一个人,而现在喜欢一个人。”
以前我们渴望鲜花和陪伴,总迫不及待地想在在乎的人面前展示自己,一次又一次,尝试,后退,再尝试,直到最后筋疲力竭,选择放弃。
“人是这么地让人失望,可人又是这么地需要人。”
残酷的是,求而不得,又是人生的常态。既然没法改变,那么就选择淡忘,路,是向前走的。
我们把过去封锁在“三天可见”的背后,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人生,又不会因为回望而重来。”能成为教训的,就把它化为成长的养分,徒添懊恼的,就没必要时常回顾了。以当下的视角看待过去发生的人和事,可能会发觉与现在的自己很格格不入,这当然是正常的,放下过去的残缺与遗憾,才能更好地向着未来大步走去。
要知道,我们须得时常站在人生的永恒处,那就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现在”。每一个现在,汇聚起来,就是未来。
只能一个人的时候,要记得时常提醒自己,自己的快乐,不需要别人给予。
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