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床,太阳已从薄雾中穿越而起。老家山脚下的空气里开始弥漫起烟火的味道,各种鸟儿自由的叫声,在头顶的,远处的;还有公鸡偶尔的打鸣声……
父母早已经在太阳升起时,起来,去到地里农作。秋收,农忙,无论男女老幼,都参与这场浩大的丰收行列。而我这个本地的旅人,来此却是成了旁观者。
昨天下午,去到我出生的村子看望爷爷和奶奶,本以为两位已经80多岁的老人,会在家里一直等候,却不曾料到吃个闭门羹,一打电话才知道爷爷奶奶去了南湖地里拾棒子,捡花生,我接上奶奶时,她提了一大袋子拾回来的玉米,很沉,我帮忙拎回家时,两个胳膊已泛酸,我不知道奶奶80岁的老妇人是如何的有这个体力从近五六里的南湖,拎着这么重的拾回来的棒子一步一步地走回来!
奶奶说,爷爷在东南湖的地里捡花生。爷爷骑着他的小电动三轮回来时,车上还坐一位同样年龄很大的老妇人,瘦小的身材因老年的干瘪更显得弱不禁风,但同样有着一大袋子的收获。我不禁觉得惭愧,心里很自然的想到自己的状态,年轻,身强力壮,却没有他们这般坚韧有活力。
秋收的时候,是没有人闲着的,即使已经不再有力气种地的老人,即使他们早已儿女孝顺不愁吃穿,一样的对粮食的珍爱和对生命的珍惜,而这些是没有语言的,是没有忧虑,思考的,只是该做了自然去做。
夜晚到来,八点钟还没到时,爷爷奶奶已经准备入睡,爸爸妈妈也在9点多种上床睡觉。而我本想着写完内心要表达的这些言语,和体会到的感受,写出来,只是在一提笔时,睡意袭来,半夜醒来还合着上衣。我想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写者”,在生活中,在与人的相处,和观察中,我渐渐的更懂得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