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拥有自己的“认知体系”?

柴静刚进央视时,老师是陈虻。

陈虻啪地将一盒烟拍到桌子上。

“我把它放医学家面前,他肯定会写尼古丁含量,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的多少倍……”

“我让经济学家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烟草是国家税收大户,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

“我让搞美术设计的写三千字,那哥们肯定会写:色彩、标识的个性创意……”然后,陈虻翘起腿,对柴静说:“现在,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柴静一下蒙了,不知从何入手。

陈虻说:“你有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说的更直白一点,它其实是在说:

你是通过什么体系来认知这个世界的?


“认知体系”这个词很大,但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常说一个人“只认得钱”,那他这个人的认知体系就是以钱为坐标来进行的,虽然这种坐标很有局限,但是毕竟是个坐标。

良叔认识不少这样的人,以前有个属下,做业务一把好手,是个潮汕人,一进公司就告诉我,“赚钱就是他的唯一目的”。

而他的行动也支持这种认知体系,穷尽心思,毫无遮掩自己的赚钱欲望。

你看,他就通过“钱”来认知这个世界的。

当然,这么多年,他确实获得了不少财富,虽然大家觉得他格局不大,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为什么?

因为他行事很简单,标准很少,只要能让自己赚钱的事,就尽量做;不能让自己赚钱的事,就尽量不做。

他的认知体系和行为不冲突,也能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让他很快乐。

也许我把“只认得钱”当成一种“认知体系”,你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这确实就是,书面的叫法是:“理性的自私主义”(或叫客观主义),也是哲学中分支,代表人物是:安·兰德。

她主张将自我利益为第一要务,无须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认知体系太过肤浅,没有人情味,可是你并不能阻止别人信奉。

相信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还都过的不错。

从某个角度也讲,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结果。


今天不是谈大道理,而是想说一个简单的现象,人为什么会不快乐?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体系”。

就像让你描述一盒烟,一会儿说色彩,一会说健康,一会说经济,这种不统一往往是烦恼的根源。

是的,“认知体系”没有对错,而在于能不能统一。

很多苦恼不都是这样来的吗?

你挺在乎钱的,但是又不好意思表达,害怕别人小看你;

你想做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但是内心又接受不了这种世俗的人设;

你一会儿相信人定胜天,一会儿又相信宿命;

你看,这种左右打脸和认知纠结,总让你无法活得敞亮。

我认识虔诚的基督徒,也认识大成的修佛者,他们总给人一种喜悦祥和之感,我想穷其根本,就是因为,他们不但拥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而且还能根据体系的指示,统一的行事。

所以,这也是一种所谓的圆满吧。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