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我们便认为这个人是错的或者恶的,这是道德评判。例如:“你的问题就是太自私了”“他很懒”“他们有偏见”“这样做不恰当”。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别人哪里做的不对,分析和追究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问题,却不曾思索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中原焦点网络初级班第32期学员赵妮坚持分享第82天(2022年2月8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谓活的真实,就是真诚的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
- 赞美的三个条件: 1、真诚,父母在称赞孩子时,态度是真心实意的。 2、具体,找到具体的内容进行赞美。如孩子的态度,...
- 每个人天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同样的也都惧怕被责难。经常受到鼓励、肯定的比经常受到惩罚的学习效果更好。恰当的赞美...
- 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与他人和自己建立连结,指引我们通过将注意力聚焦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来重新构建表达与...
- 父母与孩子愿意一起讨论想要达成的目的时,就可以发现孩子真正的需要,也会让她有被尊重的感觉,进而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