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出门上班,看看时钟8:10,和平时一样。单位离家很近,15分钟的路程,所以通常我都在这个时间点急急匆匆的出门,8:25分左右到达打卡签到。8:30是上班时间,稍有意外就会非常紧张,就会踩着点到。短短的15分钟,都在焦急的赶路,着急红灯怎么还不变绿灯,着急电梯怎么还不下来…
这样的场景在我家经常出现。出门的时候慌慌张张,嘴里嘟囔着“快迟到,得赶紧了!”特别是女儿,从小更是被我催促着长大的,现在也养成了踩点的习惯,更是习惯了拖拉。从前,我没少因为这些跟孩子生气,自己累,孩子烦。
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这一刻我认真反思,是我这个原件出了问题,怎么还能要求复印件是正确的呢?当我用内归因的理念,先从自身找问题,孩子的行为就不是孩子的问题了,对待孩子的问题时就没有了情绪。
想通了这些,再来想想怎么做个正确的原件吧,做到“知行合一”。晚上回到家,把今天感悟跟女儿做了分享,决定从此每天早出门5分钟,并邀请女儿监督我,可以随时检查我的钉钉打卡记录。
做好时间规划,留有余地,从容些,再从容些,不着急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从自己做起。相信自己每一点点的改变,最终会给全家带来“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