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三生哥哥走在前面,还是老奶奶家的泳生爷爷走在前面,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记忆有点模糊。
但大体还有印象,两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差不了多久,相距前后几年的时间,都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两家是紧挨着,是隔壁,相继出了人命,年纪轻轻就都抛下父母、妻儿,离开了人间。这在当时的hs湾,年轻人的儿女还幼小,父母已年迈,就撒手人寰了,这留下的氛围是非常压抑的。
邻里们都不忍心看着丧子的老父老母悲痛欲绝,掩面而泣的模样,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丧子之痛,当事人沉浸在里面,一时半会是拔不出来的。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劝解当事人要放下 ,人都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哭也没用了,反而会气坏自己的身体。
可事实上,当事人基本没有人能够真正听得进去旁人和亲友的劝解。就像老奶奶、巾伯母、牡伯母,丧子之痛都是她们余生之痛。只是开头几年,痛苦之情,溢于言表;而往后的很多年里,则是独自垂泪。
而每当能够有关联情景使她们触景生情,想起丧子的伤心事之时,这个时候,hs湾人基本都是小心翼翼的避开话题,这是邻里们最后乏力的善意。
儿子年纪轻轻就走了,孩子还那么幼小,媳妇是走还是留,这倒成了个问题。
在那些年里,hs湾早逝的年轻人中,除了卫姑姑的丈夫,新华叔叔尿毒症早逝后,留下的三个孩子,由新华叔叔的单位矿里抚养到十八岁后,抚育幼子的压力,有新华叔叔的单位矿里分担,卫姑姑留了下来,没有出婆家甲姑奶奶和李爷爷家的门,继续带着未成年的儿女,和公公公婆婆一起在hs湾生活。
事实上,新华叔叔生前,除了是矿里的职工,同时,也是家中的独子。卫姑姑留下来,也是顶起了李姑爷爷家的一行血脉。
另外,潇飞雨小姨父肝因硬化、胃穿孔过世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留下他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年龄在十岁到十三岁之间。小姨父也是家中的独子,小姨妈也没有出婆家门,继续留了下来,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和父母一起生活。
卫姑姑和小姨妈之所以在她们丈夫都早逝后,继续留在了hs湾,也许,一来因为他们的丈夫都是家中的独子,妹妹们都已经嫁人,都在她们的婆家生活。
同时,也许,另一个因素也在里面起作用,卫姑姑和小姨妈的娘家都在婆家附近。小姨妈的娘家就在农科站附近,在hs湾的右前方一点点远的地方,隔hs湾估计只有一里多路,在hs湾抬眼就可以看到。而卫姑姑的娘家,就在hs湾。
这种对门的亲家,娘家都还有兄弟,隔这么一点点远,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几个熟人,一方面如果自己的姐妹,不继续留在独生子的婆家带大年幼的儿女,大家面子上都搁不住。另外,这么近的娘家还有兄弟,婆家想赶媳妇走,也多少有点畏惧。
卫姑姑和小姨妈在她们的丈夫早逝后,都继续留在了hs湾生活,陪伴年迈的父母、抚育她们年幼的儿女。
而hs湾别的丈夫早死、孩子还年幼的媳妇们,当时在hs湾的遭遇,就远远没有那么幸运了。
要么就是被婆家赶走了,当时那个环境,丈夫已死亡,已永远离她们而去,她们在hs湾是继续呆不下去了,要么就是自己走了、留下孩子、要么就是带着孩子改嫁了。
简书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