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极其后继者》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当代弗洛伊德主义修正者中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四种各具特色的流派:奥托·柯恩伯特、罗伊·沙弗、汉斯·洛伊沃尔德与雅客·拉康。今晚只学习了柯恩伯格的理念。柯恩伯格是当代精神分析非凡的整理者,他的主要贡献是以真正包容整合的方式,将三种取向的主要特征组织在一起:传统驱力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结构模型,克莱因和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以及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观点,特别是雅各布森关于早期认同的病理形式的工作,柯恩奥特捕捉到这些观点之间潜在的互补性,超越了不同观点的理论界限将这些贡献结合在一起,为这三种理论模型建立了层次,由此创造了一个精细复杂得框架来理解情绪发展和心理冲突,判定心理病态的严重程度,尤其对边缘性人格的治疗有独到经验。
在柯恩奥特的理论图式中,第一层是要在心理上澄清什么是自我、什么是他人,如果这个任务没有完成,客体就会处于幻觉、妄想、精神破碎等精神分裂状态。第二层是克服分裂,如果这个任务不能完成,客体分不清好坏,造成边缘人格。第三层是神经症,这是人格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的病态呈现,只有完成了自我与他人的区分并克服了分裂的个体,才有资格具有这种冲动与防御之间的冲突,这样的客体坏中有好,好中有坏。
柯恩伯格认为病人所达到的内部客体关系发展水平才是人格核心,他与弗洛伊德区分不同人格类型有明显差异。弗洛伊德认为抑郁是口欲期固着,强迫是肛欲期固着,正常人也可以依据他们的力比多组织方式来划分类型:口欲期性格(特点:依赖)、杠欲期性格(特点:控制)、性器性格(特点:过分表达自己的性特点),以及作为心理健康典范的生殖性格。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最近看的电视剧《美好生活》中张嘉译与前妻、前任女友、现任女友以及前任女友的男友之间处理情感问题的方式,就属于生殖性格状态:她们之间解决离婚、小三、劈腿等情感纠葛不再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而是理性面对,和平分手,分手后还能相互祝福做朋友……不得不佩服编剧用心,这部电视剧是一种健康的引导,值得看。
在柯恩伯格关于爱的关系图式中,心理疾病最严重的病人,他们的爱和性的体验是置于无法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和保持稳定界限的背景之中的,他们的人际关系要么没有关系,要么就是完全被吞没。而边缘人格的个体无法将好的和坏的客体关系整个成单一复杂关系,他们对爱与性的体验是极端的,性的激情中夹杂着与攻击和暴力有关的含义;爱和温柔无法与性的欲望整合在一起。以上内容简单地概括:有心理疾病的人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
柯恩伯格坚定地忠于解译对促进有意义的改变具有核心重要性这一经典临床原则。我非常认同他这一的观点。我在咨询中体会到,来访者很多时候想得到只不过是一个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