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很多文章都向投资者推荐“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理由是“简单易行”,其实定期定额的投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的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其实做定投就像选衣服,第一步永远是要先了解自己,高矮胖瘦都会影响你如何选择衣服,穿在别人身上漂亮到不行的衣服,穿在你身上可能就不那么合适。
你真的需要“定投”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抛开定投是否具备有效性的问题。无论是一次性投资,还是定投,投资者首先要审视的是:这笔资金,我什么时候需要用。如果半年以后需要用,或者是随时需要用,那么我们就要确保当你随时取出这部分投资资金的时候状态是盈利的,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不能被套住”,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定期定额投资的有效性就是多余的,这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随时投,有多少投多少,同样的,这时候选择基金就应该更加慎重,一定要避免波动高,选出的基金组合的净值曲线一定是漂亮的往右上角延伸的曲线,如果您是这类投资者,下面的内容您无需继续浏览,针对这部分的投资者如何选择基金,未来我们以后慢慢会聊到。-
如果您的资金一年以上才会使用
OK,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单纯的“定期定额”是否有效。
举一个简单的反例证伪:如果你从2015年初开始等额定期定投某混合或股票型基金,到目前八成是亏损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数学来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定期定额有两个“定”,一个是固定的日期,一个是固定的金额,固定日期避开了择时(选在大盘在什么点位进入),固定金额则可以在净值低的时候购买更多的份额,降低成本。我们把A作为买入基金的价格(净值),那么一元钱可以买到的份额是1/A。同样的,假设在两个不同时间的净值是A1和A2,那么两次一共可以购买的份额是1/A1+1/A2,那么持仓成本为2/(1/A1+1/A2),也就是调和平均数,而如果是单笔购买那么可能是随机的,平均情况是(A1+A2)/2,也就是算术平均数,那么数学里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定论,就是算术平均数大于等于调和平均数,也就是说,单次投入的成本大于等于等额定投的成本,这也是学术界为何一直强调,等额定投可以降低持仓成本。然而,这个结论成立是有前提的:单笔购买的时间是“随机的”。有统计学基础的朋友都知道,“随机”两个字是建立在足够大的样本基础上,在这里也就是足够长的时间基础上。通俗一点讲,就是定期定额投资确实可以降低持仓成本,但是投资周期必须是覆盖一个以上市场周期(短周期或长周期)才能体现。
定投收益的来源不仅体现在买的价格,当然卖的价格也很重要,因此定额定期的收益来源应该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金本身的价值上升,一部分是持仓成本的降低。
定投收益 = 基金增值 + 成本降低
看到这里我想聪明的你已经明白,定期定额只把成本降低了,但是标的如果不增值呢?如果“基金增值”是负数并且完全“吃”掉了成本降低的部分呢?是不是突然觉得大家常常只说定期定额是如何降低持仓成本有点好笑?所以可以有一个结论:
定投不需要择时是个悖论,我们做定投一定要做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