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青葱岁月里,听过的流行歌曲不算少。
如今,能记起的已寥寥无几,有些歌给我留下的也就是几句歌词。
那英的《白天不懂夜的黑》算是其中之一。
能记住它,并不是因为我是歌迷。
只因为里面的几句歌词:
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没交换
无法想象对方的世界
我们仍坚持各自等在原地
把彼此站成两个世界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
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像永恒燃烧的太阳
不懂那月亮的盈缺
这首歌是想要通过“白天”与“黑夜”的隐喻,表达爱情中因彼此无法理解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奈。
其实,延伸到我们的人生中,依然适用。
像大人不懂孩子、夫妻不懂彼此、孩子不理解大人等,都能从中找见如歌词中描述的样子。
01
孩子的世界你不懂
虽然我们也曾是孩子,但健忘的我们很难想象孩子的世界,常常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伤害孩子。
例如,小孩子会不停地一遍一遍地拆装某个玩具。时间长了,你会感到无聊。也许会说出“咱们换个玩具玩吧!你看这个玩具,比那个更好玩点”之类的话。
又如,一个你已经讲了不知多少遍的故事,孩子依然缠着你不厌其烦的再讲一遍。孩子听的津津有味,你却感到只有乏味。
再如,孩子回家后兴高采烈地跟你讲着学校的事,却讲着讲着就戛然而止了。弄的你一头雾水。
……
02夫妻间沟通不顺畅
本来你来我往、互敬互爱的两个人,结婚后突然变的话少了或者沟通出现了问题。这很可能是沟通不同频,彼此理解不到位。
例如,人过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为了上班身心皆累。回到家后,很想让自己放松一下。另一半却非要揪着些谁对谁错的话题,不见结果就没完。
再如,总感觉生活太过匆忙,想要过不被催逼的人生,却常常在吃饭的时候听到另一半说“快点吃,要迟到了”之类的话,弄的饭都吃不下个香甜,甚至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只能一声叹息。
……
03为什么老人难沟通
俗话说,小小孩,老小孩。
老人们有时候真的像小孩。
他们会无缘无故发脾气、莫名其妙搞事情、突然间有了好奇心,甚至玩心变得特别大、还有点像是孩子的叛逆行为。
有的老人虽然不是老顽童,也常常不让人省心。
他们不顾你是否开车在路上、是否上班在开会,不是电话就是视频通话,说的尽是些东拉西扯、啥都没用的话。
……
不仅仅是家人之间,我们人生中的好些人际关系中,彼此难以理解与同频的时候是非常多的。
它们有时轻微,有时严重,有时候让你感到很无助。
……
不论你怎么想,怎么做,总有一些事情想不明白、总有一些人你理解不了。
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在懂与不懂之间,懂了也就解了。
想要懂,就要看见彼此。
如果你正在寻找能帮助人与人之间真正“看见彼此”的书,那说明你关心的不只是沟通技巧,而是更深层的“懂得”——那种能穿透误解、抚慰孤独、让心与心真正靠近的能力。
我特别理解这种渴望,它涉及心理、沟通、疗愈等多个方面,相信相关书籍也一定不会少。
目前,我正走在读书用书探寻人生的路上,发现有相关内容的书籍会做些及时分享。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有助于我们彼此看见的书,关于它的分享可以在我的公众号查寻。
也可以加我微信,我们一起探讨。
漫漫人生路上,懂得,就是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不是站在你对面,而是站在你的旁边。真正的理解,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一种选择——选择放下自己的剧本,走进对方的生命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