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似乎成为越来越多的读书公众号的一种“月经”帖,什么“有生之年必看”,“一生必读书单100本”,现在干脆每个月甚至每一周来一次“书单”推荐。似乎大家都在闹“书荒”,饥渴已久,非一个大书单开出来才能填饱。我不知道开这些书单的人是否真的读过后诚心推荐,还是人云亦云,我也不知道浏览这些书单的人是否和我一样,看了这么多书单之后,不觉得人生短暂,不如一本都不要看吗?
真正读书的人根本不必需要那么多书单,因为书架上的书早已排排队了。或多或少,都带着某个切实的目的去读,否则,漫漫书海,谁也不能尽取囊中。读者选择书,书其实也选择人,就像群里聊起,对现在某些畅销文学大为不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他们的读者群未必是你,而既然不屑,便不必读,那么不屑也就没有什么可不屑了。读书不是一个比谁高雅或低下的事,每一本读过的书多多少少影响了一个人,从而将一个人和其他人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开来。
我有一个读书座右铭:
“回顾平生,读书未必使我高尚,但至少使我不堕落;未必使我广博,但至少使我不狭隘;未必使我更有力量,但至少使我不随波逐流。”
这句话是我特别喜欢的读书人止庵说的。绕了半天,我就是想介绍这本我一翻再翻,满本书都是书单的书。
《插花地册子》止庵
书的封面广告语这么写道:对于嗜好读书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关于书的《随园食单》。对此,止庵在序中说,这是“揄扬”,他的本意并不在于开书目上,这本书所记下的只是一己多年间胡乱读书所留下的零散印象,别人愿意参考亦无不可,但若视为一份推荐书目则难免误人子弟。对于喜欢止庵的读者来说,包括我,会觉得这是谦虚之词,但同时又觉得确有道理,如村上春树所说,书这东西,根据年龄或阅读环境的不同,评价一般会微妙地发生变化。如果是这样,那么别人推荐的书至多也不过是一个参考。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推荐的一份什么样的书单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止庵在序中继续说道,“我这个人活到现在,差不多只做过读书这一件事,如果这能算件事的话。”我关注止庵微博大约一两年,对这句话毫无怀疑,这也是我尤其信任的一个原因。
说到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回忆录,一本关于读书的回忆录,全书分为八章(除去一部分诗歌作品),从“小时读书”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读书趣事,再到少年的创作生涯以及师友之间的交往回忆,这三章大体是一种追忆。从第四章开始,分为读小说,读散文,读诗歌,止庵就像罗列随园食单一样,摆出一本本书,如序中所言,在范围和次序上都有很大欠缺,大体都是对读过的小说的零散印象,但往往一语中的,大可作为一份寻找书的参考。
我们不必因为止庵一句不可读,也不必因为止庵说特别好就下了判断,以至错过一本书或误读一本书。比如,在说到历史演义时,止庵说“《东周列国志》印象颇佳,冒昧地讲甚至比《三国》好”,你看,就这么一句个人的判断,生怕读者误会,必须写上“冒昧”二字。一路罗列下来,多则三四句,少则一两句,就像聊天似的,无非说一下自己的感受,但引起读者兴趣却不亚于冠冕堂皇的“书单”推荐了。
三言两语就能看出止庵虽然说的闲散,但其实是多年沉淀的心得,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妄下判语”,比如说到《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海上花列传》时,止庵说“如果要研究张爱玲,事先不把这三部书及《红楼梦》烂熟于心,总是枉然”。和之前的“冒昧”一句,这句话说得何其肯定,没有多年的体会,不易说出。顺便一说,研究张爱玲,资料最全的,最有资格写《张爱玲传》的全国不超过五个,止庵算一个。
这本书我经常翻一翻,常常觉得止庵一句顶一万句,书单需要一个推荐语,但推荐有不是人云亦云,往往个人化的总结更来得实在,当一本经典书籍随着时间的洗礼,好处不必一万个人去说,而不一样的角度和解读往往不可多得。怕文学史太过学术,那么这么一份私人化口味的清单,不妨作为一个参考。
不要迷信书单,读书渐多,心中自有一份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