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乘坐公交车,即将到达入县城的第一个公交站,先后听到两位农村大姐,都用闽南话向公交司机道:“xx站下车。”可司机是外省的,自是不会搭理,继续向前驾驶。
不是还有一段路程嘛,我欲言又止。不一会儿,坐我另一侧后排的大姐靠前走去,于前排的座位坐下,估计也是担心司机开过头了,误了站点。
过了红绿灯,不远处就到入县城的第一个站点了。这时,司机问道:“xx站有下车的人吗?”我立马应答说:“有的,有几位大姐要下车,您就停一下车。”车内静默着,似乎感到某种不畅快,令人抑闷。
车在公交亭靠边,那个走到前排的大姐下车了,另一个却迟迟不起身,好像还在观探什么,犹豫着,是不是拿不准是这个站点吗?我又开口道:“xx站就在这儿下车。”那位大姐依然坐在座位上,车慢慢驶离了。
“下一站停车,就这边。”当车到达与第一个站点相邻的另一村口站点(这个站点不是这路公交车的停靠点,司机一般不会停车,个别的心软的司机会行个方便,会停车。)时,这位大姐很清楚自然地与公交司机交流着。这不是打脸了吗?好无语呀。呵呵。
公交车继续驶向下一站,又过了红绿灯,司机再问道:“下一站有没有人下车的。”车内的人一下子都哑了,竟无一人搭腔,包括我。
这憋闷的、凝固的冷漠时续了好一段距离,巴不得马上到达目的地的站点,赶紧下车,到车外透透气。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就连最起码的礼节上的交流都如此的冰冷,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人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