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刨根,但不喜欢问到底。
所以这份家庭背景也是我的朋友H自己讲出来的,她负责自我剖析,我负责听,听后忍不住再悄悄分析一下。
朋友H经常给她爸爸妈妈买礼物的,有时在买前邀我当参谋,我就帮她挑一下。因此这么长时间来,我单方面总觉得她与父母关系很温馨融洽,家庭氛围也理应比较美满。
但如果按照昨天她的口述,她作为家里长姐,一力照顾弟妹,甚至在最忙碌的高三也被要求为弟妹煮饭。她早些年根本不懂反抗,“我好像从懂事起就莫名顺从了这些事情,我觉得这是我应该要做的。” 能说是洗脑吗?好像又太过。但如果不这么说,又该怎么样说呢?
我下意识会把她如今的性格与为人处世放在原生家庭中去看。
第一次见到她时其实我并未想过要与她有多的往来,她那时候素颜朝天,穿朴素的T恤,怎么看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后来机缘巧合,好了。
我想想,她似乎很愿意去张扬地博点眼球,会在课堂上热切的,激动的与老师互动,这一度令我觉得她是表演型人格。H颇有点爱恨分明的味道,也有点表里不一的味道,当然大家都会表里不一。她是那种表面上很强硬,实则很容易被说动的人,你不能说她不会拒绝,她只是拒绝的速度有点慢,等想起来要拒绝了,已经为时已晚。
又或者说,她安全感指数太低。
理性指数也太低。
如果要比较的话,原生家庭中我是等待被爱,她是争取被爱。
所以到了现如今,我崇尚理性当道,我要拥有最大程度的选择权,我不要再等,由我来选择爱别人,至于有多少人爱我,爱不爱我,我不太在意了。她则是开始去反抗,她要大家都看到她,不要再是被忽视的角色,而是聚光灯下被注意到一个。
说到这里我又想讲一下我的朋友Y了。
但我累了,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