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群里聊天,中间聊到了正在看的书,我说自己正在看弟子规和增广贤文。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后来就聊到关于文化的问题上来了,其实也没有过多的深入,就是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咱们的文化,其实咱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那些东西是相当的珍贵的,有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来体会怎样去做人做事,我小时候是特喜欢古诗文的,对于那些文字,总是觉得很好玩,当时自己家里有几本关于古诗文的,其中有唐诗宋词300首、增广贤文,我有时候就在背那些文字,说实话,当时的一点都不理解里面的意思,就是觉得那些文字读起来很有意思,有很多时候都去炫耀自己的成绩,在小学的时候,我差不多背过了200首,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古诗基本上都包括了。所以我当时就特喜欢语文和社会,经常是老师没说,我就找那些诗词和历史故事看,有时候上别的课,我就在那里写古诗。现在想想,也可能是当时的诗词的朗朗上口吸引了我吧,以至于我到现在还是很喜欢看关于历史和关于古代的书籍。咱们中国的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有太多的东西可供我们学习,像思想、文字、绘画、雕刻。我比较喜欢秦汉以前和唐代的历史。可能是与我小时候有关吧,不过,也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所理解的中国文化,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字。不是说别的就不是中国文化,我只是偏爱于传统文化中的文字的力量,我总觉得,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还是要看这个国家传承给我们的文字,我国的汉字,演变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期,从最初的地域性的文章记载,到现在的统一的汉字,我们的文化力量,就在这之间传承了下来,我不是一个很会评价的人,但我特别喜欢中国的文字的力量,现在都说要与时俱进,学英语,引进西方的技术,可是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是远远超过西方的,当时的中国吸引着各国的人士前来学习,但是,中国人只是把自己的文化传承,不懂得去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以至于慢慢的落后于西方。在中国,我们的汉语很深奥,前段时间可网络上调侃老外考汉考八级的事,其中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句话,让他们去解读该怎么去理解,当时我看到之后就觉得我们老祖宗太伟大了。一句话也能好说出好几层的意思。
我们中国从汉朝以来一直信奉的是儒家思想,其实我喜欢古代儒家的中庸之道。现在的所谓的中庸之道把我们的一些真性情都磨没了,现在的中庸之道,给我的感觉就是做老好人,它要求我们对待事物要妥协,要保守。其实所谓的中庸之道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它包含了3个意思。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我不知道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才把这样好的文化给扭曲成现在的意义。中庸之道讲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中国的文化还是很深奥的,我不敢说我了解。这只是今天听他们对文化的争议之后,我心中对中国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