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成功只是某一领域领先其他人。
如外语专业的人,在被人羡慕的同时,也会羡慕计算机专业或法律等其他专业的人。
而成功也只是某一方面的暂时领先,相对于落后的一方而言。
如高考状元,只是其他考试成绩不如自己的衬托下,才成为状元。进入名校后,依然保持领先的优势很难,即使能够做到,也只是某个专业或几个专业,不可能所有专业,一律通吃。
随着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不断的重新筛选组合,磨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才逐渐显现。
人的天资不同,努力的方式不同,人生的经历也不同,表面上同读一本书,收获却大不同。
例如,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议说:"此时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邯郸,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攻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
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之计,别说军事将领了,全中国人都熟悉,简直是妇孺皆知。
那么,如何转化为行动呢?
元末明处,元朝大将王保保计划出奇兵、走间道,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绕过徐达、常遇春等人在河北地区的主力,直接攻击北平,以图尽快恢复这个旧日的元都,想必是他熟知过兵法和“围魏救赵”的计谋,计划迫使徐达回援北平,以缓解山西地区的军事压力。
可是他遇到的对手,是徐达,围魏救赵之计也是烂熟于心。
在这个时候,身在前线的徐达通过出色的情报工作发觉敌情起了新的变化,他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回师救援北平;二是置北平于不顾,继续进攻山西。明军到底何去何从?这成了军事会议上的热门话题。其实徐达早已拿定了主意,他在会议上对诸将分析道:“王保保率师远出,太原必虚。而留守北平的孙继祖都督总领六卫之师,足以镇御。我等应乘王保保不备,潜师直抵太原,倾其巢穴,使其‘进不得战,退无所依’,这是兵法所谓的‘批吭捣虚’。等到王保保回师救援太原,则已为我所牵制,处于进退失据的景地,势必束手就擒。”
显然,徐达不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而要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他坚决拒绝回师北平,而是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山西进军,针锋相对地围攻王保保的大后方太原,迫其撤回进攻北平的部队。
这一招可算是“围魏救赵”的翻版,可见徐达对付王保保,讲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王保保前进到保安(今河北怀来附近,与北平尚有一段距离)时,意外收到后方不稳、对手兵临太原的坏消息,不禁大惊失色,叫苦不迭,他深知明军即使失掉北平,还有河北、山东、河南等广大的回旋余地,而自己的根据地仅有山西,一旦失去太原,则后路将有被切断的危险,无奈之下,只得被迫放弃恢复失地的原定计划,屁颠屁颠地回师自救。
真有《三国演义》中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意味。
胜利者的胜利需要失败者的配合才能成功。
每一位失败的将军都遵循着兵法的原理和曾经成功的事例。
同一种知识,不是记在心里成为炫耀的资本,关键是灵活应用。
失败的将军不应因失败就认为他们是草包。他们大都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军事家,只是碰到了不同的对手。
庞涓没有遭遇孙膑之前绝对是叱咤风云的长胜将军。
上学时,我也一直一位自己是学霸,班里无人匹敌。
后来,发现并不是自己多聪明,而是普通学校,整体水平太低,包括师资和生源。
村里首富,目光只局限在村里,不知道自己的"贫‘’。
世界上,除了房后的小池塘,还有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