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一杯清茶。
捧一本红楼。
在阳光正好的日子里,
在氤氲的茶雾之中,
走进红楼,
缓缓而读。
在含笑的悲剧中,
读黛玉孤芳自赏,清高单纯的姿态,
读宝钗人情练达,处事大方的内涵。
早先便一直想写一些关于红楼的文字,但一则因学业繁重、卒卒鲜暇,二则肚腹中无墨、笔下无文,因此也就搁下了。近来重温红楼,颇有深感,化为文字,寥寥拙笔欲予众读者共赏雅正。
幼时听母亲说起红楼梦的故事,是一部记录了早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与一段真真假假的爱恨情愁。朦朦胧胧地睡在幻象之中,那是怎样一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只依稀忆得,痴男怨女,堪叹古今情未了。
第一次翻看红楼经典是在初中时期,那时不具备透彻的眼光,只知道给这些人物贴标签,孤僻乖张叛逆古怪的贾宝玉,多愁善感泪尽而亡的林黛玉,贞静娴淑独守空房的薛宝钗,幽闭深宫暴病而亡的贾元春,精明能干远嫁他乡的贾探春,胆小懦弱被虐致死的贾迎春,孤僻冷漠遁入空门的贾惜春,机关算尽反受其害的王熙凤,恪守礼节早早守寡的李纨,温柔风流年轻早夭的秦可卿,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忍气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
而今我读红楼不再会加乱七八糟的标签,反倒能将眼光跳出来。林黛玉是林黛玉,薛宝钗是薛宝钗,不论写花开花落,写聚散沉浮,皆有自己的灵魂,独有自己的风韵。红楼之于我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画卷中一副红楼百笑图,如见如闻,尽显其色。曹雪芹的红楼帝国腹韵风雅,雕栏玉砌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上面有葱茏的草木,一砖一瓦细心筑造起来的碧瓦朱甍,春听鸟啼,夏听蝉鸣,秋闻虫语,冬观雪景。“秋月春花等闲度”便由此景而生。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柔中夹娇、风风韵韵、袅袅余音,黛玉低吟着浅唱着,这悲凉伤感试句被古往今来的独孤志士吟唱至今。红楼总众女子中,常常听人说黛玉的小性子,我却独爱她的小性子。林黛玉那种“碧云天,黄叶地”的哀愁之情,并不是空泛无由的,真挚的情感总是最接近美的本质。“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
斯人独憔悴,“空葬落花徒自怜”也许有人会说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又何必那样惺惺作态,其实黛玉这是把花儿比喻自己,感叹自己同这些花一般,等到花期一过,便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香消玉损,无人问津。这是隐含着浪漫气息的死亡,她会像一朵被风劫掠而落入水中的花儿一样消逝,异常平静,华美,而湮灭她的水,就是由她的泪水汇聚而成。她最终在痛苦与绝望中离去,“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虽然她的故事画上了休止符,但却给我留下了万千思绪,合上书欲将这份内心的尘埃埋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扬尘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一个可怜可悲可叹可憎的女子,不似黛玉般的高处不胜寒,却多了分雍容典雅,沉静大度,她便是那“山中高士雪”薛宝钗。她对人情世故看地透彻,以至于她总是压抑自己着的心性来顺从世事人情,便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真性情了,宝钗这样一个独善其身之人比起黛玉在人事间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堪透世情使得她比起同龄女孩显得更加冷静、客观,因此也使人难以看见她的内心,感受到她的情感,甚至于对宝玉的情感。她的“冷”在于内心没有让人感到温暖的情感,只有知书达理,深得人心的表象,殊不知其青春艳丽外表下是一颗逐渐枯萎失力的灵魂。
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道尽了薛宝钗的理想。三春尽去,这牡丹也终免不了凋零的命运,只能任凭曲终人散,落得空空一场,言至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梦一场,休笑世人痴!这一切悲剧的产生或许是胜极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华文字的背后便隐藏了无限的悲哀,此后便是一卷红楼梦万艳同悲,逐晴雯,死金钏,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观园从此便笼罩上一层阴霾,再也没有散开过,红楼便真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一缕香魂随风散,
一花谢尽香消断。
一股柔肠万艳悲,
一卷未了涕沾裳。
一叹唯有泪空流,
一梦红楼终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