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机和诵经

单茂洪:听说你一向对经典很是看重,你最喜欢哪部佛经?

雪漠:我最喜欢《华严经》,它属于法界大经,其中描述了的华严境界非常壮美。所以有人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教的富贵。

其实,诸多宗教都尊奉不同的经典,都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只有对机,所有的法都是好法。要是不对机,就容易出问题,比如你对一个修净土的老太太讲空性,就有可能毁掉她的信根。她一直认为有个极乐世界,一直对阿弥陀佛有很大的信心,要是你告诉她即心即佛,极乐世界也不离心性的话,就有可能坏了她的信根。

所以,讲法要对机,不要瞎教。人得不同的病,就吃不同的药。

单茂洪:我们该如何诵经吗?

雪漠:我不知道别人如何诵经,我只能讲讲我自己。我的所有诵经,都是在一种明心的状态下诵的。诵时,我不执著过去心,不执著未来心,当下也不执著。我私下认为,那“三心”不可得的“得”,就是执著的意思。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对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当你发现,你的那个心其实是无常的,也归于空性,你抓是抓不住的,它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这就是“不可得”。我就是在这种“三心不可得”的状态下——它不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生命状态――诵经的。我在契入光明大手印之前,一直诵《金刚经》,诵了多年,最后达到了能所俱空,这时,就接近“真心”状态。

《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等等,那个“住”字,我也理解为执著。因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三心”都不可得。在这种状态下,你就有可能找到真心。当然,一定要多亲近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点拨,你就会错过认知的机会。

单茂洪:念《金刚经》是否主要在于念诵?

雪漠:不是。主要是体悟“三心不可得”的那种状态,并在日常中保持如如不动的真心。修《金刚经》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理上明白了,但体悟上没达到那种境界;二是座上修时可以达到那种入定、悟进去,但是不能把金刚经的智慧、这种状态贯穿到生活中去。

——摘自《大手印实修心髓》雪漠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多少? 二又二分之一什么意思? 二又二分之一加上三又四分之一等于多少?
    杜念阅读 186评论 0 1
  • 【当我被工作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当我失恋想要大声痛哭的时候,当我想跳出一切繁杂找寻自我时,当我想认识更多人,了解跟...
    我叫马大暑阅读 481评论 0 5
  •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第4节。如果立志于要去做个仁者,就不会有恶言恶行了。且不说志于仁到成为...
    白痴老猫阅读 695评论 0 5
  • 每次旅行都是新的遇见,与陌生的人看同样的风景,品味不同的人生。一早出发,看到酒店门口种的睡莲,心情豁然开朗,也明白...
    婳期莫染阅读 261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