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作,就不得不涉及到一个过程,就是选主题,然后再发散,然后成稿。其实我发现DISC可以作为一套步骤来使用。
比如想写关于“珍惜今天”这个主题的文章,从我个人来说,步骤为以下。
一、用I特质发散思维
第一步就是从众多的素材或者想法当中,提炼出几个观点。
首先要先列出一张清单,写出这个词的近义词有哪些,它所展现的表象有哪些?怎么样形成的?它能帮到人什么?有哪些素材?素材之间的关联又是什么?其实这个过程是要用零秒思考在白纸上写下的,想到什么写什么,就像把鸡蛋放进篮子里一样,最后再从一篮子鸡蛋里面挑出重点,再形成观点。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要运用I特质,把自己的情绪和精力完全调动起来,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给自己设限,有了这个过程才能让脑海里存在的东西自由地跳出来,而我们如果绞尽脑汁去想的话,反而会什么也想不出来。
二、用C特质整理框架
思维发散之后,会发现文章的角度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展开,各个角度想到什么写什么,最后其实是可以合并同类项的。从出发的角度来看,比如,“是什么”和“为什么”分别归类,这样就可以看看,最后是不是可以以递进关系为脉络,如果不是递进式,就可以把观点并列,再把素材添加进去再写。
整理框架的过程思路要尤其清晰,要严密周全,所以此时可以运用C特质,文章整个骨架清晰了之后,下一步再填充素材,结构方面确定后,展开论述就不会有重大纰漏了。
三、用S特质丰富框架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致,因为文章是需要观点加案例或者金句一起组合而成的。叙事的结构是先事实再评论,还是先评论再事实;金句的位置不同,决定了它是开门见山,还是总结全文;要看一个段落只叙述一个案例还是多个案例,同时,叙述用正例还是用反例,也要看放在哪个段落合适。
叙述故事的时候,一句评论的出场往往也会为整个段落增色不少,但是怎么论证怎么出场,这个才是最后最难的地方。而且我的分析层面总停留在浅层次的,看别人上稿大号的文章,论证非常深刻,就要看别人是从哪一个角度切入,把一个点分析得如此透彻。
四、用D特质审视全文
一篇文章最后成稿之后,要严格的再从主题、标题、段落、逻辑这些角度来宏观上俯视全文。首先看一下,每一个段落的文字是否均衡,如果太长就要进行删减,太短的话就要看是否要再添加素材来进行补充。
然后可以朗读自己的全文,看看有没有哪些句子读着特别拗口,如果有就再删减或者修改。此时可以再把文字叙述涉及到的图片添加到文章里面。
最后经过自己综合审视,稿子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之后再去交给老师,请老师帮忙查看。
以上就是完成一篇稿子,DISC四个特质的运用。
其实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互相影响,所以每一步都得用尽心思去做,才能有一篇成稿,尤其是刚刚起步,速度会特别慢,但只能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多加练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