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放假,带女儿去看了这部电影,因为同期也没有更好的选择。郑渊洁的名字后面跟着一大堆的童话故事。不过坦白说我没有看过,虽然他的最大受众可能是我们80后,《舒克与贝塔》看过几集,就果断放弃了,你得承认当时美国、日本动画片制作更精良,那时满大街的小孩都打着天马流星拳,燃烧着小宇宙。我倒是挺喜欢他这个人,必竟没有几个作家能像他似的,买了两套房,就为了装读者来信,不光中国没有,外国估计也没有。而且对待读者也是友善又耐心,微博上回复读者问题,成了段子,上了热搜。
电影打着“郑渊洁作品首部电影”的旗号,出品人是他独自在家教育的儿子,郑亚旗。首部电影自然是希望成功,增加受众面,老观众怀念,新观众接受,由此展开一个郑渊洁童话宇宙。只是实际的观影感觉是两边都没有讨好。
先说“小人”这个观影主题,已经不新鲜了,1997年美国电影《亲爱的,我把我们缩小了》,是为先例,纯爆米花电影,但是拍的生动、有趣。从1997--2021之间,出现一大批电影里都出现过放大、缩小的情节,《金刚》、《缩小人生》、《蚁人》……,可遑论电视剧表现“神通”的剧情。对于观众而言,这个设定已经是提不起什么兴趣的。可能有的观众会说,这故事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不对的。确实,罐头小人嘛,片名里都写得明明白白了,不过观众总是想要更多,我清楚这个故事,让我去电影院观影的前提是,在我熟知的情节之外的惊喜。可以是特效更精良,可以是让小人们更鲜活一点,可以是切入的角度变了……
遗憾的是在电影里没有看到这些,整个故事背景在八十年代,人物的对白也是八十年代,连故事里好学生、坏学生的论调也是八十年代出品,鲁西西优秀学生发言的内容,哪像一个小学生说的,分明是作者附身在讲,有点老气横生,所有人都是一板一眼的在演,鲁西西、皮皮鲁、爸爸、妈妈,徐老师、教导主任,不开口则以,一开口必是教训人,总结一句是孩子不可爱,爸妈不温情,老师是催分机器。这么压仰环境下,出现的五个小人,要是再活泼一点、灵动一点倒也不失为一个亮点,然而这五人:上尉、外交家、歌唱家、画家、博士除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学习能力外,在剧中就像几个远望远镜看到的同班同学,并没有什么出奇。整体表演风格让我深深怀念起童年时看的电视剧《小龙人》,他们也是这么演的,不过情节还更精彩一点。
全片让我乐了的一处场景反倒是,电影快结束后,上尉被送进医院,一群医护人员围着一张看似无人的担架车疾行,边上的一位病人一脸茫然的问了身边人一句,你看到床上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