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买得荔枝归
习惯了早市买菜买水果,买菜一般到市场的固定摊位,那里有诸多的品种可供一次性买好,买水果则往往到临近的村民刚摆放的散摊那里,而且要找的是模样朴实的妇人,最好是年级大一些的看着有些贫苦的老人。一是村民的水果常常更新鲜,再是她们的朴实和贫苦更能触动自己的那种情怀,心里觉得买了她们的水果似乎多少算给了他们一点帮助,心里会舒服一些。
此时,自己一眼就认准了路边一个七十岁上下的老夫人,她面前的荔枝看来还不错。说买就买。老夫人高兴地双手就捧。凭经验我的心里顿时有点不高兴,急忙阻止,老人的几捧还是已到了袋中。算了。付款走人。
回到家里,打开一看,新鲜的荔枝中果然夹带着许多不新鲜往日荔枝,自己笑了。
我可怜人家的“贫苦”,人家捉弄我的“好骗”;我以慈悲之心待人,人家笑我傻瓜。
这已不是第一次“受骗”了,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受骗”。
一样的买东西,我买贫苦之人的东西本意没错,之于买到了通过巧妙伪装以次充好的东西,那是她的过错,与我何干?
我选择贫苦老人的水果,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对她们略表心意,而她们领不领情,也不应是我所关心的。
我所关心的对象是自己觉得贫苦而需要帮助的人,之于那人是不是自己所认为的,也不是自己要在意的事。
况且,自己所关心的人又不是特指那个以次充好的老夫人。其实,那个以次充好,沾沾自喜甚至嘲弄自己的人,到底还是一个贫苦之人,自己的做法到底还是真的帮助了她们,不是还好吗?
如此而言,此生必将“受骗”进行到底。因为我的世界观不能改变,我的做人原则不能改变,我的慈悲情怀不能改变。
果真有人对自己的一点关怀帮助而念念不忘,感恩戴德,涕泗俱下,那才真的让人心有不安,甚至惶恐万分的?
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做,不做自己的良心不安,人格受损。比起良心不安人格受损,受点骗又算什么?我的慈悲情怀,其实是在慈悲自己。
早市而“受骗”,不亦乐乎!
晨光明媚的阳台,红红的一盘甜美的荔枝,正一颗一颗入之咱的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