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思维逻辑层次也称理解层次。理解层次早期被称为Neuro-Logical Levels,最初由格雷戈里·贝特森发展出来,后由罗伯特·迪尔茨整理,在1991年推出。
理解层次是一套可以用来解释社会上很多事情的模式。
1.精神2.身份3.信念、价值4.能力5.行为6.环境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分为六个层次,它们分别是:
1.精神
我与世界上其他人、事物的关系。当一个人谈及他的人生的意义或者一家公司谈及它对社会的贡献时,便涉及到“精神”的层次了。
2.身份
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怎样看自己(我是谁?)。给自己定位,或者描述出自己的定位,便涉及到身份的意义了。承接上面(精神)的意思,便是“自己准备以怎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3.信念、价值
为了配合上述的身份,我需要有一套怎样的信念和价值?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地已经有了一个不自觉的身份,亦已经有了一套相关的信念与价值。它们决定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态度,但并不常会有意识地涌现。(一般来说只有在反省整个人生或者学习NLP的时候,一个人才会想到身份和信念/价值的问题)在每天的生活里持着一套信念和价值去处理每一件事。多数出现的信念、价值层次问题是:
— 为什么做(或不做)
— 有些什么(重要)意义?
— 应该是怎样的?
— 对我有什么好处?
4.能力
这个层次涉及到一个人怎样认识自己能有的选择(有没有选择,或者是“我必须这样做?”)。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份能力,故此选择越多,能力越大。我们一般说的能力,表面上指的是技能:懂英文、会用电脑、用某种技巧做某事。但是细心想想,它们其实也都是更多的选择。情绪代表能力,也列入这个层次。
5.行为
这个层次所指的是“做什么?”、“有没有做?”,即能力的挑选和实际发挥,也就是在环境中我的实际运作。
6.环境
“环境”包括了所有身体以外,即外界的条件,世界上的种种人、事、物、时、地、金钱和设备等都属“环境”。
有人用简单的词来解释这6个层次:
精神:Who else? (还有谁?)
身份:Who am I? (我是谁?)
信念、价值:Why? (为什么?)
能力:How? (怎样做?)
行为:What? (做什么)
环境:Where and When?(何时、何地?)
玛丽莲·阿特金森博士的教练体系里将逻辑层级中的精神改为愿景。
这样就可以最大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梳理清楚自己人生的愿景、和使命价值观等,挖掘个人深层次的内容,激发个人的潜能,改变自己,形成系统化的一致。
由上至下的逐步分解就是一个目标分解和计划制定、执行的过程,即目标管理。
愿景解决的是未来对于这个世界的贡献和人生意义,是有视觉性画面感的。
比如,我的愿景更多是能够影响到帮助到更多人成长,或者加速更多人成长。当然这个愿景还不够清晰,因为愿景是链接潜意识的,很难清晰描述出来。
身份则解决的是用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这个意义(我是谁,我有怎样的人生)。
信念、价值指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上三层的描述决定了下三层的内容,凡下三层解决不了的,都需要到上三层去寻找。
下三层解决了上三层如何实现,如果没有下三层怎上三层即为空中楼阁,因此最终需将愿景落实到行动,没有行动一切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