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读余华,只因为让他名声大噪的《活着》。与别人或者中小学学习课文的阅读顺序和方法不同,我喜欢从作品去窥探作者及其本身,然后,对市面上的各种著名论断置之不理。于是,它们于我总是不带任何标签的。因为陌生,所以阅读的感受也必定是亲力亲为的最真实的大胆呈现,哪怕笨拙!
再次想起余华,恐怕要算莫言先生《生死疲劳》的推助。感叹于《生死疲劳》的鸿篇巨制及跨越生死的疲于奔命,总想着哪天能遇着类似的佳作。在某个无眠之夜,《第七天》的封面拽住了我的瞳孔。
至我心惊胆战地将其读完,一开始竟觉它不过就是用无数故事串联起来的故事集,而且像极了贯穿在《活着》里的回忆手法及虚实过渡处理,只不过其主人公一个在死后,一个在老后。可将思维打开后,才算明白其无论是故事的选取、安排、叙述,还是过渡段的遣词造句都该让我惊叹不已。同时,它也让我逐渐形成了对余华小说写作手法的较为稳定的印象,让我收获感倍增,以至敢于对其稍加不成文的评论,或者只能说成我的一点点读后随感。
无疑,《第七天》的故事选取也是极其关注社会现实及普通人民群众的结果,其中多有涉及政府、医院等机关单位或其工作人员与群众的矛盾故事,如:强制拆迁、公款吃喝且总是拖欠、把死婴投河等;也有底层奋斗青年“鼠族”的故事,他们迫不得已去住防空洞,甚至卖肾;还有“懒蛤蟆吃上天鹅肉”的婚姻悲剧及贯穿本书的“父子情深”等等。而每一个小故事的主人公又贯穿阴阳两界,且各有各的死法,几乎又各有各的苦衷,无不悲凉而无可奈何。但是,幸好,就像作者传达的:在这“死无葬身之地”(没有墓地之人的处所),大家可谓互相倾诉、互相安慰、互相帮助,而且人人死而平等,因为他们都曾是美好的存在。
关于故事的安排,可谓巧妙至极。读其名,自以为是男主人公“杨飞”死后七天里发生的故事,不料,它竟像极了曹禺先生的《雷雨》,硬是把发生在生前的各种故事用回忆的方法拉回到了这七天。一般人走在现在,回忆过去,而杨飞走在死后的世界,回忆逝去的前生。故事不可谓不紧凑、不精彩纷呈。同时,既是小说,其虚实的过渡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其难度更是不言而喻。而这也正是余华的又一过人之处,他让杨飞在各种故事中游走,却从未迷失。
最后,关于故事的叙述,语言虽不及钱钟书的《纪念》和《围城》般华丽丽,但作者对人死后各种状态及其生活坏境的想象或者说描绘真可谓是天马行空却又不失原型色彩,几度让我毛骨悚然,然后想起恐怖片。可是,他的语气总是温柔而关切的。
读好书,做好人,做好自己。
--记于2015年7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