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句法概论: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具体的、相对独立的词法上转移到更具整体性和宏观性的句法研究上。我们采用的方法和研究词法的基本相同,先做一个概貌上的认识,来找出英语和我们的母语汉语在这个层面上最本质、最具现实意义的差别,这个差别将是我们进一步讨论的起点,也是我们后续细节分析的基础,此后的内容我们将就一些句法的专题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本书前面所谓的理论分析中,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的讨论,这里没有必要再去重复,只是想进行一下必要的强调,希望读者在进入具体环节后不要忘记最大的原则,别犯见树不见林的错误。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我们都知道英语有时态的差别,有语态的差别,有各种各样的子句和从句,有象“it, that, which “等这样的形式词汇来表征某个特定的结构,的确,这些都是英语相较于汉语在句法组织上的特点,但到底哪一个才是最本质的差别呢?或者更广泛一点说,到底什么才是英语句法最本质、最直观的特征呢?
让我们抛开这些语法的条条框框,从语言的意义出发,用我们的感觉去体会一些下面几个例子,多读几遍,记住,靠感觉和直觉。
1, The open sea was deep and mysterious, and anyone who gave more a passing thought to the bottom confines of the oceans probably assumed that the sea-bed was flat.
广阔的海洋深邃而神秘,凡是稍微想过大洋底部情况的人都可能认为海底是平坦的。
2, It is difficult for any of us in moments of intense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resist the suggestion that we are catching a glimpse of a light that shines down to us from a different realm of existence.
在强烈地感受到美的那些瞬间,我们任何人都禁不住会想到我们似乎瞥见了从另一个世界射向我们的一线光芒。
3, This modern faith in medicines is proved by the fact that the annual drug bill of the Health Services is mounting to astronomical figure and shows no signs at present of ceasing to rise.
卫生部门的年度药费快达到天文数字,并且目前没有停止上升的迹象,这个事实说明了现代人对药物的信赖。
选了这三个略微复杂一点的句子,因为这种所谓的英语长句才能更好地反映英语句法区别于汉语的特征。通过这三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相较于汉语叙述的松散,英语在语义组织上明显更具结构化和层次感,这种组织方式通过一些连接词或者固定结构来加以实现,如1句中的“anyone who……”, 2句中的”it is…..”结构等。将这个现象总结一下,我们会得出以下几条关于英语句法的结论:
1,英语具有较明显的主次结构,区分这个主次的主要依据是所表达的具体语义和语句组织的需要。
,2,一般情况下,避免冗长的修饰性语句,该情况下要实现同样的语义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结构。
换个说法,汉语和英语在语句组织上的区别可以这么理解,汉语更像是一门叙述、描绘功能更强的语言,想到哪说道哪;反观英语,似乎英语给我们的感觉是在说之前先要在大脑里想一想,每个词被表达出来之前,还要经过一道加工、组装的程序。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英语在组织语义实现上的这种无处不在的结构性就是英语句法的最大特征,就是英语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并且一直在追求的语感。这个特征,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直到有那么一天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你使用英语时的默认状态,恭喜你!套用周润发的一句广告词,你才刚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