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随领导去下边单位检查工作,送行的晚宴上,酒酣耳热,下边单位领导提出,能不能把机关里淘汰但还能用的电脑给他们调拨一批。我们领导正在兴头,满口答应,还说:“小王,你把这事记住清楚,回去记得提醒我,咱们一周内办。”下边单位领导举起酒杯又感谢一番。
回来快一周了,我给领导提醒了这事。领导含含糊糊没个明确态度,我也“灵活”,就不再自讨没趣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有一次,接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一份通知,要求调查当地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情况,找出问题,提出建议。看着鲜红的“中共中央”,你不由得肃然起敬。我想这必得重视,没人敢马虎。一把手批给分管的二把手,要求按照要求认真落实按时上报。二把手又批,让我和研究院的领导组织几个人选一个地方去调研,完成报告并上报。我们便按要求选了两个点,每个点十户人家,入户调查,分发调查表。回来后整理材料,撰写报告,最后按行文程序就上报了。我有些惊讶,我直达中央了!心里想,总应该更严谨、更慎重些吧?
耳闻目睹亲自参与了,我的感受是,对于讲话中、文件里用形容词、修饰语表述的各种决心和态度,千万不能当真!
只要上边来了新精神新指示,一概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给下边传达布置任务,便是“必须充分认识重要性、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要高度重视,狠下决心,花大气力,明确任务和措施,把精神落到实处。”出了问题,尽管是自己工作不到位有疏漏,说的话出的报告也是“领导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听着特别来劲,澎湃有力。左也是理,右也是理,而且理直气壮。
时间长了,你要是稍稍用心,大小场合大小官员都是这样的口气和表态,感觉成表演了,讲的人不会当真,听的人也不会当真。就都这样演着,糊弄着。
好好琢磨一下,“认真”到底有多“真”?“深刻”到底有多“深”?“狠抓”到底有多“狠”?“切实”到底有多“实”?这些在各种讲话、文件中很生猛的形容词是不是很经不起推敲?是不是只是“中看中听不中用”?
还记得有一次起草工作报告,在转变工作作风中,提出了一个在行业内比较有名的“三从原则”,即对于所有审批项目,实行“手续从简,时间从快,收费从低”!真正的振振有词,冠冕堂皇,念着来劲,听着动心,我自己也颇有成就感。可事实证明,“从”是个什么东西?简洁有力的句子,只是漂亮的说辞,一切都是“外甥打灯笼”。
改变作风,改善服务,做任何具体工作,必须要量化,要实在。没有硬扛扛,没有量化标准的承诺,还都只是红口白牙,不管多么动听,不作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