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想看,自己要做一个理财策划。自己的需求 现状 都很清楚了吗?这是得有一个交互 过程的。有的东西,自己觉得不重要,其实从理财师看来,就挺重要的。
那么,在这份案例信息中,大家有发现,有哪些比较重要的信息,是可以做进一步信息确认的吗?
其实案例里,值得补充了解的信息 挺多。只举两个例子:
1.施展的策划建议中,有发现到 小产权房 有市值无收益。那现在这个房子是空置状态吗?还是亲属居住中?是否有可能产生 租金收入(房租收入 属于资产性非工资收入)
2.在家庭负债中,剩余合计的:车库贷款 和 汽车贷款,合计有76000元。那么实际利率为多少?这两种贷款,都属于消费贷,消费贷的利率差异 是可能很高的。
如果手上有低息理财投资,可能还是提前还款更加划算。
案例的信息,肯定不会很详尽。但从案例现有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些部分,可以进一步核实、调查、了解。就是我们家庭投资理财 整体科技树 不断延伸、细分、茂盛的过程。
就刚才第二点来说。在我们组织现金流游戏活动,以及 线下财商工作坊时。有同学在沙盘体验中,出现过这种情况:贷着高息的款,做着低息的投资。
那么,案例中还有哪些信息 哪些点,值得进一步 核实了解。大家,可以后续 自己在做功课。时间关系,我这儿先不做展开。
就案例的规划的 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 和 解读。施展和鹏飞的文件中,做的比较详细。推荐大家,阅读、学习。
几位小伙伴提交的策划方案里,有一些我觉得值得交流探讨的点。我这儿抛出来,说说我的个人角度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讨论。
施展方案中的 收入支出表。直接以 主动收入 被动收入 来区分收入类型。用必要、需要、想要 来区分支出。超赞!@施展-上海-法务
这种思维和分类,都是在职业理财师 的理财报告中,不太可能看到的。因为咱们是策划,就是有不一样的角度 和 财商是思维。
其实就夫妻俩目前的年龄阶段看。年缴保费有一万两千多,但保额偏低。是需要把保单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原因的。是产品的原因(例如保障捆绑了理财分红),还是缴费期限选择不当。
“货币基金 作为应急储备,可以适当增加。”关于紧急备用金这条,按理财规划来说,确实建议为3-6个月的生活开支。这类最常见的工具,就是货币基金。
在建议合适的备用金金额倍数时。
主要看这几点:
1.案例家庭收入 支出的 相对稳定性。收入相对浮动大的,紧急备用金会准备的多一些。
2.债务性月支出,相对高的家庭。紧急备用金,也会相对多一些。(例如有进行房产杠杆投资的)
3.如果信用卡类 额度相对充裕,也可以作为短期紧急备用金使用。从而可适当降低 低收益货币基金的备用金储备,可用于投资,提高资产收益率。
这个案例家庭中,我可能会建议,在提高信用卡办理备用后,紧急备用金降低2-3个月即可。(还要考虑,双方父母辈的情况,是否需要可能的财务支持)
在购房方案里,施展提出了 二换一 或 一换一。如果能做一下 大致的预估测算,就更好了。这点,鹏飞的方案里,做了不少思考和计算。
在鹏飞的策划方案里。适当提高保费预算,提高对应保额,都挺合理。只是“家庭寿险保额350万、重疾险保额250万。”似乎稍微高了一些。
寿险保额 和 身价保额,我的理解 是稍有不同的。身价保额包括了 意外险身价。寿险保额指的是寿险。寿险要做到350万,对这个家庭案例的当前来说,似乎稍微高了一些。
重疾险的保额,通常为年收入都3-5倍。按夫妻俩的年收入来看,要配到250万的重疾保额,也在合理范围。
不过,我搭配的时候,会考了到这个家庭阶段,还相对年轻,保障配置也会有一个过程。重疾保额是否一下子加到250万 5倍,会在进一步沟通探讨。(可能会配在150-200万)
鹏飞的这个建议,非常专业!供各位宝妈、宝爸参考。
通常标准私募的投资门槛在100万以上,如果小产权房变现 加上目前理财资产,股票和年度结余。是完全可以在私募类固收+公募基金组合 可以做到不错到 金融流动资产配置。
好,接下来 说说 鹏飞策划方案里的 购房目标这部分。
先说说小产权房。小产权房,因为没有明确的产权登记证明。(比较常见的是 原 村 集体土地 的集资自建房),仅有使用权,没有明确产权。所以,不能再通过房产登记中心,进行产权买卖。也就不能从银行进行贷款。(民间贷那另说)
所以,这类房产的流通受众 非常有限。交易转让,仅靠一纸协议合同。市价自然也不高。(甚至可以说 卖都卖不掉)
但从另个角度看,因为市价低,小产权房的租售比 要比周边商品房要高很多。【当然,这个售不售的出 存疑】,可如果这个资产,从租金回报 对照 初始投入来看。收益未必低,而且随着周边生活配套成熟,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可能是一项非常稳健,不断提升的资产性收入。
从 鹏飞计算上看。3年实现房子置换的目标,在财务数据上,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下面也提出一个思考:
在 80后这个家庭案例里。如果按 鹏飞这样计算 实施,可以购置的了新学区房。但也会出现“一次性耗尽家庭所以投资性资产,且短期内也不能有大项开支或者意外”。那个时候,案例家庭的整体负债率是多少?如果按50%的净总比,或是40%的净总比算。可以尝试做那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