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
说到这里,我还要再提醒你,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从微观来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从企业的视角去看,当然很容易只看到人们劳动的时间,而且企业家还希望员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劳动里面去。
但是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件事,就是那些不劳动的时间里面实现的知识积累,会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作用。那这部分不与资本结合、不投入劳动的时间,经济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人力资本投资。
它也是投资,但是不是投在资本上,也不是投在产品上,而是用来提升人本身的价值。对个人来说,就相当于是读书学习、提升能力;对国家来说,就是教育投入或者研发投入。如果一个增长模型容纳了这个部门,它就能量化地解释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来源。
顺便说一句,这个理论最早是一个叫保罗.罗默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这个人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总结一下,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增长里面人这个要素的理解,是逐渐深入的。一开始人口就是个数量,人多力量大,后来又考虑到人口的行业结构。
一开始考虑到,人在劳动当中会积累经验,会勤劳致富,后来又考虑到,人其实在不劳动的时间里面,才能给经济增长积蓄长期动力。
听到这儿你就明白了,一个好的、能维持长期增长的宏观政策,它是不会鼓励人们无止境地勤奋的。这不是因为我们要留出时间享受生活,而是因为再勤奋的劳动,它最终只能维持现有经济规模,而不能给经济增长提供增量。
好的宏观政策,它会追求在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之间,维持一个健康的平衡,它不是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去思考,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一个能够帮助人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角度,去创造各种机会,让我们整个社会越来越生机勃勃。
好啦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周五了
祝,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