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孩子会出现所谓的“多动症”,表现为上课时坐不住,注意力没法持续集中,这些孩子很难被人客观理解,甚至被父母、老师粗暴对待,更有甚者被送到精神科医院,当做精神障碍来对待。
那么,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他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多动”和“爱动”是有区别的,一种是正常行为,一种是非正常的,“爱动”是绝大部分孩子会有的表现,不是真的注意力不集中,瑞士的佩斯泰洛奇,把心理学实验概念引入到家庭教育,他的观点认为,孩子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存在输入的过程和输出的过程,并且有输入、有输出才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从儿童身上观察,孩子接受信息刺激的输入后,会不停地动,产生输出。我们观察《最强大脑》节目中,选手在分析思考的时候,身体会下意识在动,这就是在输出,这是人原来就有的反应。对于低龄的孩子,接受了信息刺激后,就会不停地动 ,动的越充分,学习兴趣越强,智力发展、人格发展越充分,如果限制孩子动,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我们国家的小学教育,一般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课,这是不符合人生长规律的。当然现阶段的学校规则就是这样的,我们不能让孩子去违背这个规则,但是放学后,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不要约束他一动不动了,如果孩子坐不住,我们要善意地理解孩子。
这是正常的动,而非正常的“多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行为是不可控的,孩子无法掌控自己的行为,无法做到让自己不动。如果我们人为约束孩子,批评、指责孩子,孩子又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反而会更加恐惧、焦虑,产生更大的压力和自责,会加重多动的行为。
2、无意识,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不合理性,孩子经常有多动的表现,我们也提醒了,但是孩子的表现依然在多动,在我们看来,孩子是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
3、如果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能专注,譬如玩积木、玩游戏,而在有压力的公众场合,譬如在学校课堂上,会表现出局促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安静的学习。如果不能客观地正面理解孩子,把这类孩子当成有意识的多动,没有考虑到这种行为是在压力下的表现,容易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导致问题加重。
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这类儿童的表现。
1、脑科学发现,在大脑脑桥前背部,第四脑室下壁喙部末端,有一个器官叫做蓝斑核,主要功能是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如果人处在一种危险、没有安全感的状态,蓝斑核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起到唤醒和警戒的作用。人在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状态时,尤其是儿童早期,大脑中杏仁核、海马体等一系列应急激素的调节功能会有异常表现,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比较多,刺激身体做出反应。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儿童早期缺乏安全感,身体一直处于警戒状态,会觉得自己有危险,有莫名的有压力,影响记忆,影响注意力集中。
2、从神经语言学角度看,“多动症”困扰着整个世界的儿童,各国家都有10%的儿童有“多动症”,很多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对这个问题格外重视,促成了30几个国家的顶级专家一起研究这个课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多动症。
脑科学给出了方向,多动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导致长期处于危险、警戒、压力和焦虑状态引发的。他们继续深入研究发现,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已经发展出了嗅觉,跟妈妈身体的味道产生了连接,孩子生下来后,可以明显地观测到,孩子睡觉的时候脸会对着妈妈的方向,这是孩子早期安全感的来源。孩子出生后,跟妈妈建立精神上的连接,被涵容,对孩子早期精神发展,打下了基础。如果孩子在3岁之前,由爷爷奶奶带,或者保姆带,没有妈妈的陪伴,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多动与注意力障碍,孩子极度的安全感不足,跟人之间情感连接出现阻滞,导致社会化阻滞。
神经语言学进一步研究发现,孩子安全感不足,不是一定导致多动与注意力障碍,还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这部分孩子因为没有妈妈的涵容关系,妈妈无法在情感上包容这个孩子,这样的孩子没法找到“妈妈”,就是生理上的味道和情感上的滋养共同构成的安全感,孩子因为依赖不了妈妈的安全感,就会过早依赖自己的资源,他们不相信其他人,只忠于自己的行为感受,这类孩子表现为孤独、敏感,反思能力强,有超凡的智力。从杜威的著作中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人是如何思维的?是从好奇到疑问,再到反思性思维,这类孩子由于得不到妈妈的涵容,会产生疑问,过早进入反思性思维,来缓解焦虑和压力,刺激了智力的发展。这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智力,这些孩子规则意识很强,害怕破坏规则,但对人很难建立信任感。
这两种类型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跟同类、跟群体之间,情感连接有障碍,他们无法直接感受到爱,他们得到的爱都是经过理智分析后的。
所以,亲生母亲对孩子的陪伴特别重要,妈妈对孩子情感上的涵容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给出了另外的视角,他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有力的思想家。他说,话语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一致。人还有肢体语言,多动也是一种语言,多动其实也是一种交流,孩子注意力不停地转移,他是在不停地交流,传递的信息,一是在找妈妈,找情感上无所不包的妈妈,二是渴望被关注,被看见。
我小时候经常断电,每次晚上停电的时候,屋子里一片漆黑,心里非常害怕,就赶紧呼唤妈妈。每次跟多动的孩子交流的时候,我就想到小时候找我妈的感受,所以能够理解到孩子,他们在用非语言的形式跟人交流,我遇到这些孩子,交流的时候会拥抱他们。从哈贝马斯的视角,看见这些孩子对交流的渴望,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跟世界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在表达恐惧、焦虑和困惑,在找妈妈,在寻求关注和保护。
4、瑞士的思想家荣格说,人的某些心理活动叫情结,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安全感,人格发展不完整,心理形成一个一个情结。把这种行为当成有独立功能的,有意识活动的主体,是按自身意愿行动的。这样的情结,孩子处在找妈妈模式,早期没有被呵护,没有被包容,不停地按自主意愿行动,直到解开情结,才能进入另外一种模式。人的这种情结,是作为自己的身体适应性控制中枢而起作用。比如人吃的食物,进到胃里,各种营养成分,由各种各样的酶分解,然后运送到各个相应的器官,就是中枢控制系统起作用。孩子的情结就是控制系统,他为了适应人群自动起作用,是人运动行为的适应性控制,孩子一旦有情结,产生适应性控制,适应心里状态,如果父母对孩子这种行为深深厌恶,孩子这个结就解不开,被困在里边了。
5、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说,让孩子产生某种行为规范,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他发现,道德只有作用于情感,才能影响行为,想让孩子遵守规则,只有依靠情感的力量,孩子才能有好的行为。而我们经常跟孩子讲道理,说:“你上学了,课堂上不能乱动,不能交头接耳,上课要注意力集中,否则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可是当孩子没办法适应规则的时候,我们把孩子推到道德和群体的对立面。孩子所有这些行为,是规范的还是不规范,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只有作用到情感上,孩子在情感上对这些东西有共鸣,才会做出好的行为。想让孩子遵守规则,我们用情感的,而非理性的教育方式,孩子感动于这样的教育方式,感动于包容,行为上才会趋于规范。简单地认为孩子不遵守规则,通过讲道理来约束,只能加重他的不合理的行为。
从这几个视角,可以了解到“多动”孩子的形成原因,能理解这些孩子,善待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