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上午的课程,便一溜烟儿被家长拉到办公室聊了半小时,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
四十出头的妇女,高高瘦瘦的身材,优雅而有气质,穿着一件褐色的风衣,不停用微信回复工作事宜。猜测,应属于企业管理层吧,才能看起来那么干练而临危不乱。家长抬起头看我时勉强露出了一丝微笑,但紧蹙的眉头还是未能掩盖她的情绪。我把身子往后一倾,预备好,听她的长篇大论。
“我觉得孩子最近的学习状态很不好。回家什么都没做,当然我知道您上课时讲得非常好,但是他们下去不消化,就和没上课一样,这点我太着急了。”说“太着急”三个字时她闷头喝下了一口水。
“今天给孩子上课,觉得上课表现还是不错的,但确实,我也感受到您说的问题了,他回去没背单词,也没看笔记,所以收效甚微。”
“是啊!我都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了。换了好几个学校了,依然没什么效果,让他来上课就好像应付我一样。”言语间透露出愤怒和焦虑。
“给孩子一点时间吧,您不要急,您太急了。孩子现在处于青春期,不喜欢什么都和家长说,我这边也会经常和孩子沟通。学习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立竿见影,它有一个爆发期。所以我们稍微耐心一点。”
“我也明白您说的,可是他们已经初三了呀,真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了……”
接下来的半小时,我没有仔细听家长在说什么,因为我知道内容大同小异,而他不过在表达和转移自己的情绪。
最近接中高段的学生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初三或高中生,拼命为了应试而学习,但最终都收效甚微。家长三天两头就打电话找我聊天,一聊就是半小时,聊得多了,也明白,不过是相同的内容和情绪传达。而我的回答,也渐渐有了“套路”。
我知道,其实他们并非想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只不过在碎碎念中表达自己的焦虑。
上周听了一场教育讲座,主讲人提到一个现象:中国的家长,焦虑感和功利心都很强。
讲座过程中举了一个例子:两位家长聊天,问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几门课,一位家长回答,报了四门课,另一位家长却说,太少了,我给孩子报了八门!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周六周日全天不休息的话,一个早上一门顶多能上四门,但她给孩子报了八门。说明平时的晚上也没放过。而这些内容还不包括孩子在学校需要承受的繁重的作业。
孩子真的需要学习那么多的课外技能,补那么多课吗?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侵占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期望他们成为一个全能型人才,一厢情愿的以为这样会提升孩子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常态,甚至病态。
在孩子的世界里,学习某种技能是因为兴趣,但在家长看来,学习是为了竞争。
沉重的生活压力让大多数都市人产生了焦虑感,这种焦虑感驱使我们不断逼迫自己以一种更快更紧凑的方式提升自己。同时,这种焦虑感也在无形中转移给孩子。表现之一便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晚上下班时被老公叫住,说一位朋友的孩子在我以前的工作单位学英文,让我务必去看看,疏导一下孩子的心理压力。我问他孩子刚开始学就有压力了吗?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压力?他答孩子还没开始学,今天开家长会。很担心孩子学英文会记不住。
去学校见到孩子时询问了一些基本的问题,发现孩子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压力。对于学英文也是一片茫然,不知为何开始,也不知如何开始。看她活泼好动的样子我真是哭笑不得。
急急忙忙把我召回才不是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该是解决家长的心理问题吧。很明显,孩子看起来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家长莫名的焦虑让他们觉得孩子会有很大问题,会背不住,会学不好,会比不上其他同学。他们倾向于说这是孩子的问题,而非自己的问题。
与孩子简单聊了几句之后我就借口有事先走了。回家的路上对老公说,你不觉得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会给她很大的压力吗?而且我和她还一点儿都不熟悉,连建立信任的时间都没有,就很熟络的和孩子聊天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最重要的是,现在她什么问题都没有,就算有问题也是学习之后才会出现的。
不要去预设问题,也许那些他们以为的担心根本就不会发生。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常常错位思考。以成人的思考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幻想,以为自己想的就是他们所想的,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上,大部分中国学生学习上的问题都绝非学业压力导致的,而是父母和社会转嫁的焦虑产生的。他们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和为什么要学好并不是非常清楚,但他们知道学不好父母一定会不开心,随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效应。于是,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换言之,让孩子们难以承受的绝非学业压力,而是父母转嫁的焦虑。
如果你的孩子郁郁寡欢,或者成绩不佳,试着给他点儿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去思考学习的意义,而非用高压的方式让学习变成一种负担和压力。
生活的间隙需要喘气,别让焦虑填满所有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