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体制内最惨的老实人?
刚刚看到一篇小短文“体制内的你是干劲满满还是想躺平”,大致是说作者脾气好,不懂拒绝,领导安排事情不懂拒绝,导致在体制内身兼多职,心里不平衡,产生了躺平的想法。这让我忍不住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个人经历。
本人的毕业后在企业工作,后来觉得企业虽然工资高,但经常加班,无法兼顾家庭,就在职考了公务员。由于在企业也是那种埋头干活的人,刚进去那几年,我一直努力工作,领导交代什么,就做什么,那几年,奖励啊,优秀人员啊都与我无缘,当时还认为自己刚进去不久,很多事情确实做得不够好。由于本人在企业时经常加班,虽然进来后有时候也要加班,但陪伴家人的时间确实长了很多,所以心里还是比较满足的。
事情的转折点是一位女同事(称为同事A)请产假,她的事情就被我的另外一位同事(称为同事B)接了过去,当时领导对我说,同事B的事你暂时兼顾一下,等同事A回来了,你再还给同事B。本人也是不懂拒绝,私下想的是万一忙不过来,同事B的一些事情他自己还是要做的,毕竟原本就是他的,不久后他又要接回去的,他没道理不管啊,所有就答应了。没想到,我整天忙得昏天暗地的时候,想让同事B帮忙分担一些的时候,他不干了,说他现在的职责就是原同事A的事!再回来找领导,可领导说,你再坚持一下,同事A过几个月就回来了……好吧,没办法,谁叫自己当初嘴贱,答应的那么痛快呢?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了。
年底评先进,请了三个月产假的同事A是个人先进,接替了同事A工作的同事B也是个人先进,我什么也没有……再过了三个多月,同事A回来了,可是她的岗位调到另外的科室,同事B没有回来,他原本的事也没人说有谁接替,我再做了一段时间后,实在没办法,就找领导反映,领导却说,同事A被局长调到另外的科室了,要不你看看我们科室有谁可以帮你,你去和他说?或者你再坚持坚持?新招考的人员预计过两个月就进来了,到时就有人分担你的工作了。我还能怎么办?只能继续做下去了。到了年中评个人先进的时候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只上了三个月班的同事A还是个人先进,同事B也是,而我还是照旧……事后我自嘲地对其他同事说,我们干六个月的业绩,不如别人干三个月的,人家的工作效率真高啊!
原本预计到位的新人由于疫情一推再推,五个月后终于进来了,我也只能努力培养新人,期望其早点接手原同事B的工作,可是努力培养了一个月,新进同事又被抽调其他项目……这时我就有点小脾气了,因为同批新进来的同事有好几个,为什么偏偏要抽调我在培养的这个?要知道我这一年多时间里的工作量是200%!于是我做事情开始有点拖拉(但最后事情还是按时完成),有时与其他同事抱怨领导分配不公,让人做事情,连个优秀都舍不不。来到年底,回顾这一年,我的任务量最多,可能完成质量确实没有个别人好,但在上级部门重视领域的典型业绩却是排在最前面的,但相信各位也猜到了最终结果,优秀个人还是没有我……这,我也有心里准备,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工作被强行调整,直接命令形式:某某分局缺一个人,已经通过局党组会了,下个月你就去某某分局!要知道我全家都在县城安家,分局距离县城40多公里!去分局就意味着每周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由于经济问题,不支持经常回家),这与我当场考公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但我有能力反抗吗?事后我才了解到,由于分局有一个人要调回局里,局里必须有一个人去接替,大家都不愿意去,最后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我的头上。
我可能只是千千万万基层没有背景的老实人中的个例吧,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做事情一直都像另外一个同事那样,什么事大部分能够及格完成(所以领导也不敢多加任务,只求他能够把自己那点事情做清楚),偶尔被领导当反面教材说说也没有什么,毕竟能够一直做自己那点事,不用加班,上班还能看看书提升一下自己,不香吗?或者最后那一两个月自己不抱怨,仍然努力做事,不拖拉,就不会被发配边疆?
事已至此,最后只能以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到的话来勉励自己:你已经在低谷了,那么不管你朝哪个方向前进,你都是在进步!是的,人,最怕的就是原地踏步。最后奉劝大家:工作再忙,也不要忘了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