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
1916年,26岁,在1月1日那天起誓,开始记录时间,
1918年,28岁设立了人生目标,
1972年去世,56年如一日。
他的时间统计法,是在记录过程中逐渐完善成为一套系统的。
每天,日期+事件+花费时间,记录5~7行
每月,阅读总结
每年,年度总结
每五年,做总鉴定
他自己做记录,自己做结算,自己画图制表做总结,以此做下一年度的计划,并且把报告发给朋友们,像是汇报。
他把自己的时间分发出去,自然要汇报,明确目标完成了多少。
这是他人生的主线。
有三个分支,他把每天的事务分为三类:
1、中心工作和例行工作
2、非科研性工作
3、需要创造力的任务
同时,他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顺应生理需要安排时间,
还给自己定了5条守则
1、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10个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他对生活的需要,只要一个能放书的地方,一个可以工作的地方,以及一个静谧的环境,而对物质需求只打到必需品的水平,对精神需求却近乎严格到道德水平。
一切都井然有序,但是他并不总是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
尽管这样的时间记录让他的生活看起来理智到近乎无情(他儿子的去世也未能让他停止这样的记录),我本以为他的时间统计能让他避免纠结,他确实能够很好地把时间利用起来,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其他事情的投入当中去,为此他很矛盾纠结,但最终都忠于自己。比如跟政府对立不止一次丢放碗,给陌生人写信,偏离目标去做其他研究等等。
尽管如此,他依然很好地利用时间。只不过他把部分时间用在了不是目标的事件上,他为此感到自责,特别是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目标可能完成不了。
因为他多年的时间统计,对时间的感知像物质一样的存在,也让他对自己的效率、完成情况的把握误差缩小到10%,一些年度计划的完成匹配甚至误差仅为1%!
柳比歇夫以总结为镜,检查自己的工作效率
柳比歇夫的一生证明了,连续系统地使用时间统计法,可以帮助个人把一切才能集中于一个目标上,取得超越天才的成就。
柳比歇夫的方法可以节约原有的时间,但不能增加额外的时间。关键甚至也不在量上:柳比歇夫的时间获得了不同的质,并且可以认为他同时间之神建立了某种私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