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拖延症,有些事拖延,有些事不拖延。因为一个人总不可能一直什么都不干嘛。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每一次都拖延到车子一点油都没有,才叫拖车拖着去加油。那既然没有这样的人,所以大家应该有一个共识,人之所以能做到拖延,就是拖延了也对自己影响不大。是,可能是有一些影响,但是总能混过去。真要是混不过去了,人们也就不拖延了。
总觉得假期还有很久,今天能混就混过去了,明天还可以再写作业。衣服今天不洗,明天还能洗,又不是没衣服穿,等等。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小事,就是认为这件事没有那么迫切才一而再的拖,不集中注意力的去高效完成。
想要解决这个拖延症,我认为,任务,还是任务。只有对你来讲真正严峻的任务才能解决你的拖延问题。假如迫在眉睫的,明天必须当着全公司的人做报告,我相信你熬夜都会去加班加点的尽快完成。所以,我们要给自己设定一个严峻的任务。
我们一生当中不可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把自己不喜欢,却必须要做的事给做了,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我们要通过做成一件事来突破,然后形成习惯就可以了。例如健身,终极目标是塑型、强身。当你把它细化成每天做10个俯卧撑,30个深蹲。第二天每项增加一个。三个月下来,就会有惊人的突破。这样比每天想着我是来减肥的,我要练肌肉,要有效果。因为每天练完发现还是腰部粗,臀部塌,身体不能及时给正面反馈,过几天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再想去锻炼的时候,就找不到原始动力。
不管健身还是学习,或者其他的,它一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痛苦,只不过有些人他的长期目标非常明确,别人觉得他过程很苦,他自己不觉得苦,他就能坚持下来。长期目标如果它太长了,太宏大了,会增加这个过程当中的痛苦。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意志力去坚持的。你看一本书你是体会不到那种变化的,你可能要看几百本书,才能觉得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有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那读书就是一个需要由量化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不可能在几天之内让自己成为百科全书,掌握一门不熟悉的语言。我们需要给自己的严峻任务细化,设定目标,形成习惯。番茄钟学习法,就是专注高效细化很好的方法之一。为自己设定番茄任务,例如一天背多少单词,学多少语法句型,专注那25分钟的高效,积累,才能由量到质的转变,去靠近我们的终极目标。每天完成了自己的小任务,还能增强自信心,增加学习锻炼的愉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