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对爱情这件事便越发不确定起来。
第一次接触到爱情的类似名称,是在小学五年级。
清楚记得,那是去邻居小伙伴家,在小伙伴和姐姐共用的房间玩耍时,看到了一本薄薄的小书,名字是《上错花轿嫁对郎》。
因幼时家境一般,在农村环境中接触到的书本有限,父母给订阅的几本作文书、阅读书完全不能满足阅读需求,那时见到这陌生的小书,不由起了浓厚兴趣。厚颜请小伙伴帮忙向姐姐借一借,不料小伙伴说:“这种书叫‘言情小说’,是讲什么感情的,不是我们这些小孩子能读的。”
虽然迷迷糊糊不懂何意,却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书,是专门用来描述小孩子不宜了解的感情的。
再大点,读了初一,和一位初三的学姐相遇在清晨的学校花园,自来熟的性格让我获得Lee一个大朋友,且从此获益良多。
偶然在这位学姐的引领下,读了人生中第一部长篇小说,同时这也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世界名著,那便是《简爱》。准确来说,这本书对于自己人生观、爱情观的塑造有很大影响,然而当时,自己只是深深沉陷在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凄美爱情中,属于看热闹的阶段,并不能对爱情这个词有深切体会。
初三时,偶然接触到于晴早期并不成熟的一本言情小说《请不要把眼光离开》,一读之下,立刻倾心,从此对言情小说的爱一发不可收拾。
通过一本本言情小说,渐渐对爱情这个美好的词产生了无尽幻想。
当然,在言情小说中,男主与女主基本不用为生活烦心,每天有大把的时间来谈情说爱,而且爱情就是书中主人公的全部,或者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再到后来,高中、大学,书单中最多的就是琼瑶、席娟、古灵、典心等的作品,而这些大神个个都是言情小说界的一把好手。尤其是在读琼瑶小说的那些年,简直走火入魔。
这些言情小说对于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建立中的年轻人而言,既可以说是有引导作用,也可以说是有毒的——书中男男女女可以为爱情生,为爱情死,总是让人误以为,真正的爱情便是如此——至高无上,超越生死,超越年龄,甚至超越道德。真正爱一个人,就是可以为他生,为他死,在爱情面前,物资、生活、工作、金钱,全都不值一提,甚至庸俗地提到金钱,就是对爱情的一种玷污或损伤。
现在想来,这些认知无一不暴露了,自己因生长环境、教育条件所限,因此眼界太过狭窄,看问题太过简单片面。
真正打破言情小说造成的局限,来到现实生活之后,才逐渐认识到,爱情并不是幻想中可以打败一切的神像。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爱情毕竟属于少数。两个人相爱,未必是灵魂的高度契合,未必坚定到此生非你不可。
尤其是过了三十岁,开始直面生活的各种心酸、无奈,开始设身处地体会他人做出选择的原因,开始不再用心而是用脑子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此时再回头去看二十多岁的天真,除了惭愧,还有浓浓的不确定。
对于需要负担现实生活沉重的实实在在的人,每日谈情说爱绝对不现实——对男人尤为如此。
同时,爱情不再是一见钟情一眼万年,而是需要学习,且充满了比较与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和比较并非局限于物质条件、外貌、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还包括思想、心灵等等。
贾宝玉对林妹妹的爱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吗?并非如此,即使两人前世缘分注定,在这一世,贾宝玉也是在对身边诸多女性一一作了对比之后,才认定了林妹妹为自己的知己,并且对林妹妹逐渐产生爱情的。
在现实生活中,在选择爱人、伴侣时,不也到处充满比较吗?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这种隐性或明显的比较,都不可否认。
在这种无力改变的现实中,经过分析、比较、选择的爱情,还是崇高的吗?
另一个疑问是,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是否也是高于其他一切呢?
我想,会提出这个疑问的人,多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或者同样是从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虚构世界中首次了解到爱情这一概念的人。扎根于现实的人,应该并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吧?他们也许会说:“开玩笑,爱情高于一切?这是幻想家的说法!”
也许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吧。正因如此,我们才对难能可贵的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向往不已,才会羡慕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才会因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双双殉情而流泪感叹。正因少见,正因真实的大众难以做到,这些故事才得以千古流传。
也许,在曾经年少时,我们都对爱情有过无限美好的向往,那才是爱情最纯粹的模样。而到得后来,在现实血淋淋的教训中,在一次次的情伤中,在对生活的真实面貌逐渐认识后,我们也渐渐变得现实,我们不再是爱情中那个不堪一击的少年,而是成为对爱情逐渐麻木的成年人。
爱情还是至高无上的吗?
爱情也许来过,也许至高无上过。
但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总可以找出许多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