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不住情绪的家长,太可怕!
最近,有一部新的纪录片上映,《你好,儿科医生》。结果,里面的一段真实故事,看得无数网友“气得想报警”!
原来,在第六集“这届家长真难带”里,有一名下体严重受伤的三岁小男孩,被送到医院。
男孩母亲的一脚造成了孩子下体的系带撕裂出血,而且不排除尿道损伤的可能,情况紧急,需要立即手术。
术前,当主刀医生向她询问孩子受伤详情时,她说,“我是直接踹的,故意踹的,猛踹的。”
医生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直言从来没碰到过家长对孩子下手这么重的。
网友们看到这一幕,也纷纷吐槽:
3岁???是不是亲生的啊?
她应该自己去看看有没有焦虑症!
这种能报警吗?
孩子才3岁,这个妈妈也真狠……
是啊,这位妈妈确实太狠了,一脚直接将儿子踢进了手术室!
并且她踢的位置也很巧,正好踢到孩子的系带(系带位于阴茎头腹侧中线上的一条小皮肤皱襞),裂口还比较大,系带都已经没有了。
医生说,手术后如果愈合不佳,很大可能会造成阴茎勃起弯曲或疼痛,从而影响以后的性生活。
看到事情的严重性超出了她的想象,男孩妈妈才终于慌乱起来,眼泪直流。
3岁大的孩子,贪玩是件多么正常的事啊?
打一顿就真的能让孩子长记性,爱学习上清华北大了吗?
虽然事后妈妈感到了后悔,但对孩子的伤害却成事实,倘若因此影响孩子日后的生活,妈妈再痛哭流涕都为时已晚了。
情绪失控的家长,逞一时手快,常常只顾着释放自己的怒火,却不曾顾及孩子的身体,甚至性命,最终导致悲剧。
母亲失手打死12岁女儿获刑十年的报道就是失控典型。
借住在亲戚家的母女俩,妈妈阿芳在餐馆当服务员,小洁暂时辍学。
一天晚上,妈妈怀疑女儿偷了自己28元钱,便从鞋柜上拿了一根塑料按摩板,让小洁趴在卧室的床上,用按摩板狠狠多次击打女儿的大小腿、手掌心等部位。
最终导致女儿因失血性休克死亡。自己也被判刑十年。
一时冲动,一生悔恨!
有多少情绪失控的父母,就有多少为家长情绪买单的孩子!
他们所受到的伤害不仅仅是身体,更是心灵;身体会复原,心灵不会。
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对孩子来说,你什么情绪,孩子就什么命。
二、情绪失控的家长,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活中,其实有不少家长都像这位妈妈一样,只要生气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孩子暴打一顿再说。
可打过之后,大人气是消了,孩子却是遍体鳞伤。有的是身体上的,有的是心理上的。
在这里,嘻嘻想劝各位家长,哪怕你们再生气,也千万不能打孩子,特别是孩子身上这6个部位,打了不仅会要命,还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1、拍打后脑勺
小孩子的大脑还未发育成熟,许多维持生命的如呼吸、血管、吞咽、排尿等重要中枢都集中于头部。
拍打孩子后脑勺很容易损伤这些中枢神经,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几年前,在陕西铜川市,一个叫凌凌的8岁女孩在吃了两三个泡椒凤爪后,开始头晕、呕吐。
家人见状连忙把她送往医院,结果是救治无效身亡。
凌凌家人怀疑她的死跟吃泡椒凤爪有关,还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
可尸检报告出来,显示孩子的死是颅内挫裂伤致死,由外力导致。
凌凌妈得知后,哭着说,“我一直以为孩子是吃凤爪出的事,没想到是我亲手打死了女儿……”
之后,凌凌妈回忆道,那天中午凌凌边写作业边看电视,作业不少地方还写错了。
她一时气不过,就在孩子后脑勺打了几巴掌,没想到孩子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孩子离世后,凌凌妈懊悔地说,“本来是为了娃好,结果却不小心把娃打死了……”
2、拍打脸部
提醒各位家长,扇耳光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动作!
一是容易伤害孩子耳朵及周围神经,引起听觉障碍。若用力过猛,还会使孩子出现短暂性或永久性耳鸣,甚至失聪。
二是容易伤及眼眶壁,人的眶内壁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受到重击,会发生冲击性骨折,轻则影响视力发育,重则导致失明。
此外,有时打耳光用力过大,还会打掉孩子的牙齿。
武汉一位妈妈在给7岁儿子辅导作业时,眼看孩子心不在焉,她怒火中烧,顺手猛扇儿子一巴掌。
结果将儿子一颗大门牙打掉,孩子疼得哇哇大哭,还不小心将这颗门牙呛咳进了气管。
最终,医生历经90分钟,在多次失败后才将异物取出。
这位妈妈在得知孩子平安时,连连自责,“真是后悔,以后一定冷静,再也不打孩子了!”
3、揪耳朵
大人总觉得对孩子揪耳朵没什么,无非是疼一下就过去了。
殊不知,拧耳朵不仅容易导致耳膜受损,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耳内出血,疼痛、耳鸣、丧失听力。
还有耳根部的皮下,分布着很多神经,一旦用力拉扯,会有很强的疼痛感,甚至会晕厥。
2019年,海宁8岁男孩东东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一会东张西望,一会喝水上厕所,作业出错率高,学习效率很低。
妈妈一气之下狠狠拧了下东东的耳朵,结果他连连叫疼,耳朵更是鲜血直流。
经医生检查发现,东东耳朵内有一个一公分长的伤口。
医生说东东耳朵撕裂,是他妈妈拧耳朵时力过大造成的。
所幸就医及时,否则伤口感染发炎,造成外耳道狭窄,就会影响听力了!
4、拍打后背
有些家长总觉得人的后背硬,比较耐打,生气时在孩子背上打几下不碍事。
可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后背是整个身体的支撑,再加上其脊椎发育不健全,若遭受外力重击,很容易造成脊椎损伤,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还记得,4岁男童在厕所玩水,被父亲绑沙袋上打死的悲惨事件吗?
在江苏常熟,4岁男孩冉冉在父母离异后,就跟随父亲一起生活。有一天,父亲的女友两次告状,说冉冉在厕所玩水。
父亲听了气急败坏,将年幼的冉冉绑在沙袋上,用皮带猛烈抽打其后背10多分钟。
期间,冉冉曾多次向父亲求饶,说“爱爸爸、爱妈妈”,但他父亲却没有心软,反而变本加厉地抽打。
最终,冉冉因受伤过重死亡,真是太让人心痛了!
5、拍打腹部
人体运转的重要器官像肝脏、脾胃、胰腺等都分布在腹部,孩子腹部的脂肪又比较少,要是遭受重击,可能会导致一些器官破裂,危及生命。
去年,福建一个6岁男童晚上没洗漱就想上床睡觉,妈妈气得在他腹部狠踹两脚。
凌晨时分,孩子突然喊冷,妈妈给他倒了一杯开水喝,可孩子喝完之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期间,妈妈起身触碰到孩子脚部时,发现他脚部冰凉,叫孩子名字时,他只能模糊答应。
妈妈意识到不对劲,就赶紧将孩子送往当地卫生院抢救,可孩子还是没抢救过来。
经警方鉴定,孩子腹部是受到了钝性暴力作用,使多个脏器损伤(心肺挫伤、肝胰破裂),最终导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我想,这位妈妈在知道孩子死因那一刻,肠子都悔青了吧!
6、打屁股
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屁股肉最多、皮最厚,也不是重要脏器的地方,打一下应该无所谓,但其实屁股万万打不得啊。
因为,屁股周围有马尾神经和坐骨神经,一不注意就会造成神经损伤。
如果你打孩子屁股,轻则会导致其屁股大面积的软组织挫伤,重则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脑干损伤死亡。
江苏徐州,一位父亲听到儿子在幼儿园很调皮,吃饭、睡觉不老实时,非常生气,回到家就让儿子去房间反思。
后来,他又让孩子写作业,可孩子说不想写,他一气之下拿起一根木棍就朝孩子屁股一顿打。
期间,孩子挣脱了,他又将孩子抱起来放床上,继续用木棍打孩子臀部和大腿。
直到孩子说“爸爸,我渴我想睡觉,我以后改了”,他才收手,拿了酸奶给儿子喝下。孩子没喝几口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他去叫孩子起床上学,才发现孩子浑身冰凉,已经身亡。
这位父亲说,他很喜欢儿子,打儿子完全出于爱,是想让他学好,绝没想到会把儿子打死,更舍不得打死。
可事已至此,他再怎么难过,再怎么后悔都无济于事了,孩子也回不来了。
三、控制不住情绪的家长,同意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有网友曾发起话题,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
有此共鸣的网友,纷纷在底下留言,最多的字眼有“胆小敏感”“脆弱”“讨好”“害怕做错事”“看别人脸色行事”……
每一条吐槽背后都是一个受伤的灵魂。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长期处在一个满是坏情绪的家庭环境里的孩子,难免会出现性格上的缺陷。
1.缺乏安全感,变得畏手畏脚,不自信;
2.性格叛逆,遇事急躁,靠吼骂解决问题;
3.脾气古怪,自私冷漠、多疑,做事易冲动;
4.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有人说,幸福的童年会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则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甚至一生都活在当年的阴影中,回想起来仍然瑟瑟发抖。
演员陈乔恩和妈妈在综艺节目里,母女俩僵硬的关系瞬间成为热议话题。
原来,从小到大,陈乔恩都活在非打即骂的世界里,以致于听到妈妈的脚步声都害怕得缩起来,性格也变得孤僻。
哪怕如今长大了,妈妈不再像以前那样,也无法做到亲密沟通。
富兰克林曾说:
“处于盛怒之中的人,驾驭的是一匹疯马。当父母情绪不稳定,驾驭了这匹疯马时,受到伤害的,首当其冲就是自己的孩子。”
失控过后,好多人会开脱说自己“没办法”,
但有没有想过,弱小的孩子又如何能改变你的一些过激做法甚至暴力;有没有想过,孩子从你这里能学会什么呢?
人的脾气都有互动性,你投射出去的脾气往往会加倍反弹回来,脾气越大,教育效果就越差。
这些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施加暴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孩子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作为家长,需要也必须给予孩子足够的倾听、理解和包容。
千万不要急于发脾气。
生气时,先给自己几秒钟的冷静时间,然后再耐心倾听孩子犯错缘由。
最后再决定要不要实行惩罚,若惩罚,采取哪种措施更合适。
1.试着调整自己的声调,深呼吸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曾说:“研究表明,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控制和排解这12秒。”
多少人就毁在了这12秒!
生气的时候我们的语速会变快,音调高而尖锐,做一组深呼吸,转移注意力,能有效舒缓自己的激动的情绪。
如果你能坚持12秒,那就更优秀了。
2.离开现场
这不是消极逃避,恰恰是一个积极的暂停方法。
当怒火来临时,暂时离开,既能避免因为失控对孩子的伤害,又能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哪怕还是气,但至少不会失控。
等平静后,再来解决问题,效果翻倍。
3、找一找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揭示着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并且是从“话语权高”的人传染给“相对弱势”的人。
爸爸在公司受了批评,回家把不听话的孩子骂了一顿,孩子不高兴踢了旁边的小猫,小猫逃开窜到街上,司机为了避让不小心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就是“踢猫效应”里相对话语权高的人,而孩子就是相对弱势的人。
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发火,可能只是一种表现,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在外受气了却没地撒。
发脾气后,一定要反思,找到情绪的根源,演练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自己该如何来克服,而不是拿弱势的孩子当替罪羊。
当孩子做错事、受了委屈后,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倾听,而不是一个被坏情绪控制的家长。
千万不能实施暴力教育,不要以为棒棍底下会出孝子,那只会出逆子、亡子。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用更温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