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个阅读理念,一年能看100本书

朋友潇潇工作之余,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成为斜杠青年,正在读一本《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的书,她告诉我已经花了2个星期,还没读透,想放弃了。

我说:“你要把书读出金子来吗,花这么长时间阅读,效率太低了”。

阅读一本书的时间越长反而更容易放弃,总有一个念头想吸取书中所有的知识点,结果可能一无所获。

试问曾经你是否也有过这种体验,拿着一本书,就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读起来,好像只有这样,才算完整地读了一本书,更甚者还要强迫自己记忆书中的知识,最好能“刻”在脑里,就像电脑的存储一样,随调随用更好。

可人的大脑不是电脑硬盘,并不能原封不动地把知识刻在脑海里,就我们自己的经历而言,比如高中学了那么多学科的知识点,回想一下,工作之后,还能想起多少。

根据大脑的这一特性,所以不必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一本书,不必要求自己100%记住书中知识点,而只要吸收了其中的1%,也足够了。

这1%的地方,一定是拨动了心弦的地方,那些打动自己的内容,更引人入胜地想去了解,若能在稍加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记忆将会非常深刻。

这就是印南敦史说的“流水式阅读”理念。“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它的好处就是,一方面阅读一本书的时间变快, 另一方面帮自己从庞大的知识点逃离出来,只要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知识点就行,释放了大脑容量,让阅读就像听音乐一样,变得轻松愉快。

理解这个阅读理念,还怕一年读不完100本书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