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3-22 姜汪维 经典新知生活
这个数据是专业的咨询公司做的,与我自己这么多年的工作总结基本吻合。
为什么校园专场招聘会对毕业生这么重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找工作关键不在“找”,而在“匹配”。换句话说,如果你以为找工作就是“找”,于是向辅导员请长假去外地四处找,那基本上等于瞎折腾,最后恐怕是钱花了很多,合意的工作机会很少,甚至于钱花光了,返程的路费还得借才能回来。
而校园专场招聘会则不然。
校园专场招聘会邀请的用人单位,绝大部分是与学院合作多年的老熟人,这相当于帮助毕业生做了一次“选择性关注”,在浩如烟海的求职信息中筛选了行业内最新的、需求最强劲的信息,让这些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要求进行了最大可能的匹配。因此,你不必再费心地去反思自己的性格、兴趣、技能该找什么样的工作,为这犯愁。学院邀请的这些单位都是适合毕业生的,不合适的,我们也会委婉拒绝或者转介到别的学院。
第二,校园招聘会是一个相对熟悉的人际关系网。不但用人单位是学院熟悉的,而且进去之后,你会发现很多都是自己的师哥师姐。因为,行业圈子就这么大,地区性的骨干企事业单位就那么多。所以,在人脉关系上,校园招聘会基本上可以一网打尽。据权威统计,65%-90%的工作是通过人际关系网找到的。所以,从一点上看,校园专场招聘会必然是所有求职渠道中成功率最高的。
所以,鉴于以上两点原因,我建议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不要瞎折腾,先好好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我们的时间和金钱都非常有限,如果天马行空地尝试,以贫困为荣耀,把失败当勋章,把身上的冲劲都消耗干净,最后一事无成,不能说没有遗憾。而真正会折腾的人,是力求将每一份努力都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校园专场招聘会,就是一个正确的起点。
另外,还有同学问我:老师,有哪些单位比较好,你能不能推荐几个?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笼统。
其核心问题应该是:我自己的核心需求与职业的核心要求如何适配?一般而言,自我核心需求与职业核心需求越适配,个人就越容易成功。
这个过程有点像谈恋爱,有人一见钟情且能相伴一生,有的人难免要经受一些波折最终才能找到真爱。建议各位回忆一下《职业生涯规划》课上,老师介绍过的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测评。
这个测评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心理学大师荣格(CarlJung),后来由布莱格斯(Katherine C. Briggs)和她的女儿研究发展成心理测评工具。其最大的优势是,包含了自我探索、职业发展、人际交往等维度的内容,可以很好地探索自己吸取能量的方式、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行动的方式。以此为基础,来思考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
比如,经常有同学问我:女生能不能做销售?你就可以运用这个测评作分析。
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在职业胜任力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之所以有顾虑,主要还是文化价值观在作怪。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普遍关注在“社会地位”、“兴趣”和“性别角色”这三个维度,所以,理想的中国职业女性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符合女性的性别特质。没有人说女性的工作就应该是稳定、相夫教子,如果有这种看法,那么这种看法显然是落后的。
从MBTI类型的角度看,善于做销售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比较积极、重视现实和细节、好分析爱讲道理、做事有计划有系统。如果你是ESTJ型,可能就比较适合这种岗位,反之,如果你是INFP型,做销售就会很难受,想干好这份工作就不太容易。
当然,所有的职业倾向都是整体描述,不是算命,我们得到的最大启发是:从中看到自己的心理特点,以及这一类职业或者岗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做到最大程度的适配。如果不想做测试,也可以访谈行业中的前辈,看看职业要求和前景到底如何?同时,问问周围的同学、朋友,看看别人眼中,你是什么样子、适合做什么?在这种不断的尝试与筛选的过程中,你会逐渐缩小自己可能适配的工作类型,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祝各位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顺利走上人生巅峰!迎娶那谁!祝好运!
作者:姜汪维,大学教师,人文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