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不终
▼
我在一个名叫“天空之城”的微信写作群里厮混,认识了一位文笔很好的学妹。
当初,看见她的昵称“田夢田”的第一眼,我在微信上感叹——田夢田,这个名字好田园!
“我的真名就叫田源啊。”即使隔着屏幕,仿佛也能看见学妹那一脸的不可思议。
忍不住会心一笑,实在太有缘了。
我在北京,她在乌鲁木齐,隔山隔水的两个人因为这小小不然的巧合而心生亲近。
▼
我家王同学生日是在某月的17日。
巧了,他从小到大最好的朋友,生日也是个17日。
王同学找了个媳妇儿——我,机缘巧合,生日还是17日。
我们仨可以忘记结婚纪念日,可以错过很多意义非凡的日子,但唯独不会忘了彼此的生日。
不是刻意记住,而是自自然然就想起。
即使分别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东西一隅,即使一年半载才会见上一面,但在每个人的生日当天,必然会收到对方发来的短讯。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恭喜你,又老了一岁”、“杨Sir,生日快乐”,那种熟悉的温暖感受还是会一点一点漫上心头。
对“17”这个数字,我们都怀有莫名的敬畏和好感。总觉得那是一条看不见的命运线,在人潮人海里,把几个应该走到一起的人连结在了一切。
冥冥中自有天注定的感觉。
▼
打小,我用筷子的姿势就极其特别。
大拇指高高翘起;一根筷子架在虎口上,任由它自生自灭;另一根筷子位置在其上,夹在中指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中间;食指和小指属于无业闲散游民,分别靠在中指和无名指上,并不发挥具体作用。
挟菜时,中指和无名指熟练操纵一根筷子上上下下,靠近另一根筷子时,使力挟菜;远离另一根筷子时,目标落下,成为我的盘中餐。
因为实在太难看,这一姿势经常为我招来朋友们的笑话。当餐桌上一时谈资匮乏的时候,大家习惯性拿我一把攥的握筷姿势开涮。以至于我有时和陌生人一起用餐的时候,还得向别人打声招呼,提前预警一下——“从小筷子功夫没练好,见笑了。”
哪成想,这么一个独特的姿势居然也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同类——我嫡亲的嫂子。
真真印证了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我俩分坐在餐桌两边,望见对方举筷伸向菜盘,都忍不住好笑:原来这姿势真的好难看。
大概这是命运偶尔的调皮,开的一个小小玩笑。
▼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虚构小说《苟富贵,勿相忘》。
起意于我的一位好朋友,他在每次聚会结束、相互告别时,总会开玩笑地握着每个人的手叮嘱一句——“苟富贵,勿相忘”。
在小说里,我胡乱把“苟富贵”三字赠送给了一条流浪狗,做了它的名字。
巧合的是,这个小说被朋友的老公看到,他是位演员,在今年春天杀青的一部戏里,他扮演的角色名字就叫“苟富贵”。
那么荒僻的名字......
世界真的太小。
▼
在前几天写了一篇《第17个结婚纪念日》,里面提到我喜欢的一句话,或者说是一种状态——“相识于微时”。
就在文章发出的当天,微信通讯录的好友申请列表里多了一个名字——“相识于微时”,看头像是个陌生的漂亮姑娘。
我怎么舍得拒绝这样的好友申请?
如今,她的名字静静地躺在我的微信通讯录里。
如此就好。
▼
“剧不终”公号的头像,是不会作图的我,在PPT上一点一点摸索而成,纯属设计小白磕磕绊绊原创而成,不够美观,只求个特别。
某天,一位朋友也不说话,直接扔过来一张微信朋友圈的截图。定睛一看,上面居然有一个和“剧不终”一模一样的头像。
不知是“剧不终”的读者,还是一个和我想法一模一样的人。
▼
有人说,每场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又有人说,只有互生好感的两人才会觉得他们的相遇并非偶然,否则无感。
知乎上看来一个故事。
一位姑娘,在她上小学时,她所在的学校和一个贫困山区小学结成了一对一对口帮扶学校;学校里的每个孩子也都和对方学校的一个小朋友一对一结成对子,互通书信。这个帮扶计划开展了大约一年时间,后来就停止了。
20年后,这位姑娘偶然认识了一个男孩,互生爱慕,后来结了婚。
婚后,两人无意间聊起幼时的事情,惊讶地发现——男孩就读的小学恰巧就是20年前姑娘学校帮扶的贫困小学,而那个和姑娘保持了一年书信往来的小朋友,正是她如今的老公。
不得不说,缘分这东西真是奇妙。
你呢,有没有什么人,或是什么事,或在某个时刻,让你强烈感受到缘分的存在,还有它的奇妙?
我在静静地写,你在静静地看。
于千万公众号里我们相互相遇,是不是一种缘分呢?
能认识你,真好。
Endless
从生命里路过的是巧合
在生命里扎根的叫缘分
文 | 剧不终
图 | 据CC0协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