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又过去了,黄昏的风里有春的味道。
包文平一位高中的老师,我大学同级的“才子”。我窥探了他的精神家园,寻见了我心中的桃花源。
说起文平老师一切殊荣是他每个夜晚灯下坚守的执着,也是他日复一日潜心教学的虔诚。真的望尘莫及,也十分汗颜。单单是他的一本诗集《祈祷辞》就可见他的厉害之处。心心念念读完了他的诗集,很想说些什么却迟疑了许久,零零碎碎的读后感想总也词不达意。如果这是文平老师的“桃花源”,又岂能随心所欲的闯入?
今晚朋友圈里又看到了媒体对包文平老师的一次专访,文平老师谈到了读书与写作。文平老师确实是一位实实在在做学问的老师,温文尔雅的谈吐间俨然是一副青年才俊之像。他谈到读书之道并不高深莫测,以及对学生和家庭的影响让人心生羡慕。作为一位老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的典范,文平老师名副其实。
他喜欢读书,酷爱写诗,真的开辟了一席心灵之地,大学毕业的十年天气仍然潜心耕耘,不负青春,真也开花结果。也许这是他生在骨子里的执着,儿时就萌萌种下的虔诚,这是他为毕生开荒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我试着窥探的“桃花源”。
夜晚给人更多的还是思考。这段日子每个夜晚来临更多的是诉说无以名状的苦楚。也许成年人的世界总是纷繁复杂中一丝莫名的虚无,一丝失而不得的开窍。每个人都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老死,也会因为柴米油盐的物欲而精神荒芜。唯有读书才会让人有短暂的惬意和长久的生生不息。所以读书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高级的享受。每个人都想有一片自己的“桃花源”,都想活着快乐如神仙,而这精神的“栖息地”应该是靠读书来创造的。读书是物欲横流的时代守住灵魂的最好方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读书的虔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读书的坚守;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读书的执念;
人生万事千千结,读书才有桃花源。